全新储能技术路径 中国团队成功研发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创始人
2025-09-19 01:21:29
0

氢被认为是未来清洁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氢负离子电池作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17日夜间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化物所)的消息说,该所科研团队历时7年研究攻关,最新成功研发出代表全新储能技术路径、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有望在大规模储能、储氢、移动电源、特种电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团队成功研发的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 供图)

这项新能源领域的突破性成果,由大连化物所陈萍研究员、曹湖军研究员和张炜进副研究员团队研发完成,他们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其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基础上,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北京时间17日夜间,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科研团队介绍说,氢通常以氢正离子(质子)、氢负离子和氢原子三种形式参与反应,其中,氢负离子是一种独特且具有巨大潜力的能量载体。

不过,由于缺乏能同时满足高离子电导率、低电子电导率、优良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以及与电极材料良好兼容性的电解质材料,氢负离子电池此前一直处于原理概念阶段。

2018年,大连化物所团队启动氢负离子传导研究,2023年研制出室温超快氢负离子导体。以此为基础,本项研究形成一种新型核壳结构复合氢化物,该新型材料在室温下即可展现快速的氢负离子传导特性,并同时兼具优异的热稳定性与电化学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电解质材料。

基于新型氢负离子电解质材料,科研团队成功研发组装氢负离子原型电池。实验数据显示,该电池正极首次放电容量高达984毫安时/克,且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能保持402毫安时/克的容量。

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相关原理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 供图)

随后,科研团队进一步证明氢负离子电池为电子设备供电的可行性,标志着中国团队实现了氢负离子电池从“原理概念”到“实验验证”的跨越发展。

科研团队透露,未来将聚焦氢负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的研制和性能的优化,积极拓展应用场景,为中国绿色能源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白宫:特朗普因直升机故障改乘备... 据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声明,当地时间9月18日,结束对英国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夫人梅拉尼娅,乘坐“海...
打破壁垒!支付产业积极构建开放... 转自:新华社 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试运行,中国—印尼跨境二维码...
科学与健康丨机器人成“康复助手... 当前,机器人已经可以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如精准地搬运货物、装配复杂零件,然而想使其“丝滑”完成既定轨...
湖南永州一学校回应“将公厕改成... 早前报道:湖南一学校将公厕改成宿舍让学生居住,多方回应纵览新闻(2025年9月18日)近日,有网友多...
以开创的超节点互联技术 引领A... 央广网北京9月18日消息(记者 殷雨婷)在今日举行的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
人类拍摄到的第一个黑洞,有了“...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当地时间9月16日,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发布了M87星系中心超大...
PEEK材料产业热度不减 商业... 证券时报记者 王一鸣 近年来,在“以塑代钢”“轻量化”的大背景下,聚醚醚酮(PEEK)材料作为全球公...
开工仅1年、35.5亿文旅项目... 江苏省溧阳市融媒体中心微信公号“中国溧阳”9月17日晚发布消息称,溧阳市委常委会近日召开会议,听取了...
赶紧查查你的支付宝,有人不知不... 在大数据时代 每个人都是数据的提供者和使用者 在便利生活的同时 也暗含个人信息泄漏风险 你知道自己在...
全球首款智能化生物瓣膜清洗装置... 中新网南宁9月18日电 (张广权 何梦莹)9月18日,全球首款智能化生物瓣膜清洗装置在广西南宁正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