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菲律宾与乌克兰就引进曾在俄乌冲突中大出风头的自杀无人艇展开谈判的消息不断,部分西方媒体将菲律宾此举视为“打造针对中国海军的不对称武器”。但老司机发现,菲律宾的打算还远不止于此——菲律宾正试图通过引进和自行研制获得无人艇的生产技术,进一步为批量自主生产无人艇做好准备!
乌克兰《防务快报》称,乌克兰驻菲律宾大使尤利娅·费迪夫近日表示,两国正在推进签署国防领域谅解备忘录的工作,该备忘录计划于10月正式签署。报道称,预计下一步将推动在菲律宾启动无人艇的联合生产事宜。“选择乌克兰是因为其在海上无人艇使用方面拥有世界上最丰富、最成功的经验。此外,乌克兰已经拥有在实战条件下经过测试的解决方案。”
《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透露,菲律宾和乌克兰正在就一项国防合作协议进行谈判,该协议或将重塑马尼拉的海上安全战略。报道称,菲律宾可能会引进乌克兰的Magura V5型远程自杀无人艇,“从而增强马尼拉在南海的不对称能力”。报道称,菲律宾海军部署乌克兰无人艇,将使菲律宾有能力在南海展开“非对称威慑战略”。这些无人艇可用于监视海域、进行远程侦察,或在“菲律宾舰艇无法与更强大的对手匹敌”的情况下进行集群攻击。由于价格低廉,它们可以部署更多数量,从而迫使对手在国防上投入大量资源。此外报道还提到,乌克兰可能会向菲律宾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转让,使菲律宾有能力将无人机作战纳入其更广泛的现代化战力建设中。
报道提到的Magura V5无人艇长约5.5 米,宽 1.5 米,排水量不到1吨,可携带320公斤的炸药;巡航速度为22节,最高时速可达42节,最大续航里程为800公里,续航时间约60小时。该艇装备有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系统、GNSS与惯性导航系统等子系统,具备一定程度的半自主作战能力,在电子干扰强烈的区域,仍可依靠惯导与预设航线完成任务。
Magura V5无人艇在俄乌冲突中屡出风头,先后击沉击伤多艘俄黑海舰队舰艇,包括"伊万诺维茨"号导弹艇、"凯撒·库尼科夫"号大型登陆舰、“谢尔盖·科托夫”号护卫舰等,乌克兰方面称,该无人艇的价格约25万美元,“用它们摧毁价值数千万甚至数亿美元的战舰,十分划算。”
西方海军情报分析家萨顿认为,总体而言,尽管菲律宾近期采购了数艘军舰,但其数量和火力仍远不如中国。“然而正如俄乌冲突所表明的那样,小型廉价无人平台可以重塑海战格局,并创造出削弱常规海军力量的可行途径,这是不对称战争的经典应用。”
不过菲律宾在无人艇领域的野心远不只于此。香港《亚洲时报》透露,除了与乌克兰讨论引进无人艇之外,菲律宾也在自行组建自杀无人艇部队。此前美国向菲律宾提供了4艘“蝠鲼”T-12无人艇和1艘“魔鬼鱼”无人艇,它们可用于监视、电子战和蜂群作战,并“可能为菲律宾前哨基地提供补给”。
《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7月30日则透露,菲律宾海军此前曾公开展示了自行研制的Palid型无人艇的模型。“它的外表像普通民用船只,实际上是自杀式无人艇,可以携带150公斤的爆炸装置”。除了进攻能力外,该无人艇还可以用于监视等其他任务。菲律宾方面表示,这种国产无人艇有望在两年内完成开发——根据菲律宾海事局2022年的报告,该国拥有186座船厂,其中许多是适合建造小型船舶的C级船厂,足以完成无人艇的批量建造任务。
由此可见,相比更昂贵的大型水面舰艇,菲律宾更看重自杀无人艇的不对称作战特性,指望用它来对付中国海军。不过老司机想说,乌克兰无人艇在俄乌冲突中表现出色,是在黑海取得的特殊战例,菲律宾想要将其“成功经验”复制到南海,恐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波涛汹涌的南海不是风平浪静的黑海,拥有海空整体监视能力的中国海军也不是老旧的俄罗斯黑海舰队,更重要的是,如果菲律宾海军使用无人艇攻击中国海军舰艇,已经属于战争行为,这意味着解放军将有更多手段直接打击菲律宾无人艇的基地和配套设施,进而从根本上解除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