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以避免党内分裂为重宣布辞去自民党总裁,并表示不会再竞选党总裁之位。这场持续一个多月的“倒石”风波暂告段落。回顾石破茂不到一年的执政生涯,作为自民党内边缘性人物,在派系盛行且权力竞争不断的自民党内,没有强大的协调能力和主要派系力量支撑,想要坐稳总裁之位并实现长期执政非常困难。石破主导的国会众参两院和东京都三场选举均以失败告终,这给了自民党内主流保守势力追责的理由。处理政治黑金丑闻和应对大米价格高企等政策不力,内政乏善可陈也让国民失去对石破政权的信任与支持。
日本首相石破茂 视觉中国 图
那么,石破政权的外交表现又如何呢?去年执政初期,石破茂在外交场合表现不当而能力备受质疑,其“石破式”外交风格在执政中后期才逐步得到肯定。今年适逢日本大阪举办世博会,石破茂利用该契机发挥主场优势,开展首脑外交。在表明辞去党总裁之前,石破已与89个国家和国际机构进行超过150次首脑会谈,这既是对外界质疑其外交能力的有力回应,也彰显了日本的国际影响力与存在感。
在趋于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下,石破政权维系了日本外交的总体稳定。其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在日美、中日和日韩关系方面:强化日美同盟提质升级,谋求更大战略自主;恢复中日各层面广泛交流,切实推动战略互惠关系发展;维系日韩高层接触与战略对接,避免韩国政局变动冲击双边关系。
强化日美安全合作与维护关键产业利益
石破政权对美外交延续了前首相岸田时期强化同盟合作的基本方向。两国领导人在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将两国关系提升至新的高度方面形成共识。双方同意在增加投资,创造就业,改善营商环境,强化能源安全,以及人工智能和尖端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加强合作。最为突出的是安全层面,202
5年3月,日本成立一元化指挥体制“统合作战司令部”,随后美国国防部开启驻日美军向“联合部队司令部”的历史性升级,旨在强化日美间协调行动能力。这在提高美国应对突发事态准备程度的同时,也推动日本向“能战之国”迈出重要一步,标志着日美打造军事协同备战能力进入新阶段。
与此同时,石破政权在应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战方面则坚守利益底线。汽车和农业是日美关税谈判中的最大争议点。面对特朗普指责日本拒绝进口美国汽车和大米的说辞,石破茂则表示,从保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不认为全面妥协是可以采取的手段,而是将关税谈判视为政府责任范围内事宜,强调日本在投资和就业等方面,为美国经济做出的重要贡献,从劝说美国取消关税到最终要求降低关税。在面临国内要求其辞职和美国施压双重压力之下,石破茂兼顾安全同盟与产业利益,经过多轮谈判并对美在投资和采购等方面做出让步后,双方签署执行贸易协议的谅解备忘录。石破茂此前将“对等关税”表述为“国难”,谈判成功也就成为其政权最大的外交成果。
重视中日高层互动与推进经贸务实合作
前首相岸田文雄时期执行对美“一边倒”的消极对华外交,致使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举步维艰。石破茂执政后展现出相当的务实性和灵活性。通过出席东亚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重置中日关系,双方领导人同意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的、稳定的中日关系。数月内,两国实现外长互访,开展人文交流、军事交流、党际外交和议员外交等各层级、各领域交往,并妥善处理恢复免签、海产品进口等问题。在单边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双方还举办经济高层对话,就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医疗康养等领域达成多项共识。这些体现出石破政府对华外交向适度平衡回归,也为缓和两国关系释放出积极信号,推动了处于改善关键期的中日关系。
石破政权还在多边经贸层面表现出推动中日合作的积极性,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注入新内涵。2025年3月,中日韩恢复中断5年多的经贸部长会议,就加强贸易、投资与供应链合作,开展出口管制对话,以及区域多边合作等达成广泛共识,重点提出重启三国自贸协定谈判,拟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实现新的突破。4月,中日韩与东盟举行财政和央行合作机制年度副手会议,讨论关税对全球及区域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并就深化区域财金合作,维护区域经济金融稳定交换意见。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中日韩贸易投资依存度下降的当下,中日携手不仅为三国今后的经贸合作提供稳定预期,也有助于推动区域贸易增长与金融稳定。
稳定日韩战略关系与提升安全合作水平
长期以来,历史问题始终成为影响日韩关系改善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以进步派为代表的共同民主党执政时期,两国关系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倒退和紧张。为此,曾被日本媒体贴上“反日怪物”标签的李在明当选韩国总统令日本政府和社会有所忧虑。不过,石破茂主张日本应以更开放、包容的态度面对战后历史,时隔13年在纪念“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上直接提及“反省”。这避免了日韩关系因历史问题发生逆转的可能。
8月,李在明将日本作为1965年以来韩国总统在前往美国之前访问的优先国家。石破茂则将李在明来访视为首尔重视与东京关系的积极态度。双方同意开启“穿梭外交”新模式,确认发展“面向未来”的两国关系,并首次以联合公报的形式公布会谈成果。这表明,两人对务实成果的重视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分歧。
不断上升的地区安全关切,美国要求盟友承担更大负担,以及经济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也是直接驱动日韩领导人采取更为务实外交的关键原因。基于共同挑战的安全认知,日韩开始加快安全领域的合作进程。9月初,日本防相中谷元时隔十年再次访韩,表示将持续强化日韩防卫当局间的协作,有必要发展面向未来的防卫合作。双方不仅同意共同应对俄朝军事合作,还表示通过互访、定期会谈保持密切沟通,并摸索在人工智能、无人化系统、太空等领域开展互利合作。9月15日,日韩美开始进行“2025自由之刃”多域演习,提高相互间互操作性与作战能力。这也表示即使日本政权发生更迭,日韩安全合作关系仍将稳定牢固。
石破茂留下的这份“遗产”并不牢固
可以说,石破茂执政之初,面对的是外交失衡严重、问题多于解决的情况。在这三组双边关系中,要么是国家领导人发生正常或非正常的政权变动,外交政策处于极大不确定性,要么是双边关系发展举步维艰,问题积重难返。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日本实现这三组双边关系的相对平稳运行,不能不说这与石破的政治智慧与外交魄力有着极大的关联度。
当然,这三组外交关系的稳定并非牢不可破,随着石破茂突然宣布辞职,新领导人外交政策的不确定性会给当前这三组外交关系增加挑战。石破政府时期的外交成就能否存续值得关注。
面对利益优先的美国政府,日本新政府需要再次与变幻无常的特朗普打交道。今年初,石破茂访美并与特朗普举行记者会,表示要共同开创日美双边关系新的“黄金时代”。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的基轴,可以预料日本新政府会延续这种战略定位。
对日本来说,最大的不确定性还是在日美刚达成的投资备忘录的落实上。备忘录规定,“投资对象由美国总统选定”,“如果日本不提供资金,美国可能再次上调关税”等。关于资金筹措方式,备忘录没有明确记载。同时,备忘录也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特朗普随时会以日本没有履行义务而发难。石破茂也不无忧虑地提及,必须要及时应对投资落实中出现的问题,本应由他来负完全责任,如今以这样的形式收场实在遗憾。
中日关系的改善基础也并不稳固。石破政权在推动中日关系改善的同时,在安全上并没有放弃对华威慑施压立场。在东海、南海问题上发起外交、军事攻势,政治干预中国台湾问题并谋求军事介入台海战争的能力。近期,美国准备在日本部署“堤丰”中导系统,该系统覆盖中方关键海军设施与沿海基地,不仅会增加解放军在东海与台海周边的行动难度,还对我两栖部队构成安全威胁。这标志着美军正在加速构建印太地区一体化陆基打击能力。若日本新领导人不能妥善处理中方安全利益关切,必然会波及至双边关系的其他层面,致使处在改善关键期的两国关系出现中断危险。
最后,日韩关系的暂时稳定并不能掩盖潜在的冲突。这轮日韩关系发展得以顺利过渡,得益于石破茂在历史等问题上的稳健立场。如果日本出现在历史问题上持“极右”政治立场的领导人,这对于李在明政权基础的共同民主党和许多韩国民众来说是无法接受的。此外,韩国李在明政府转变对日立场有其地缘政治、经济与安全考量,但盖洛普最新民调显示李在明在执政百日后支持率下降至58%,韩国左翼政客在需要民众支持时有转而反对日本的传统。这对于日韩构筑信赖关系构成挑战。
综上所述,对于未来新首相来说,无论是选择延续石破时期的平衡外交,还是再次回到岸田时期的“一边倒”外交,都要面临日美间投资落实问题、中日敏感性议题,以及日韩历史等矛盾带来的挑战。
(束必铨,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
下一篇:“低空+轨道”巡检 又快又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