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初,河北一家三甲医院新挂牌了一个「浑身不得劲门诊」,不少网友直呼:「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看来有必要去邯郸调理一下了。」
不过,这个被很多人「打卡」的门诊,仅仅存活了 4 天左右就「中道崩殂」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
开诊 4 天即被叫停的「浑身不得劲」门诊
邯郸市本地媒体「民生视野」9 月 2 日发布的视频显示,邯郸市第一医院举行了六大特色专病门诊启动仪式,其中一个门诊名为「浑身不得劲门诊」,也叫「亚健康调理门诊」。
医院为这个门诊也配备了相当优质的资源——由主任医师牵头,从亚健康状态入手,整合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图源:当地媒体视频截图
据医院官网介绍,邯郸市第一医院始建于 1950 年 10 月,共有 4 个院区,规划医疗床位 2000 张、养老床位 1000 张,职工共 3140 人,其中高级职称 548 人,中级职称 956 人,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本次新挂牌的「浑身不得劲门诊」,其实也并非邯郸市第一医院的首创。早在 8 月,互联网上就有 #江苏一医院开展「浑身不得劲」门诊# 的词条出现,甚至一度登上实时热搜榜。
当时的详情是,江苏南通市中医院开设了「亚健康专病门诊」,专治各种「不得劲」,开诊即火爆,来挂号的人群中,除了中老年人以外,常年熬夜的年轻人也成了看病主力军。
不过,邯郸市第一医院的「浑身不得劲门诊」就没这么幸运了。9 月 6 日,这家医院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个门诊现在不开了。」工作人员介绍,门诊因「名称不合规范」临时取消,需要请示河北省卫生健康委的后续安排。
图片:视频报道截图
无论是邯郸市第一医院还是江苏南通市中医院,所谓专治各种「不得劲」的门诊,本质上都是针对「亚健康」状态群体。
然而,「亚健康」真的是需要专门开设门诊的疾病吗?
亚健康(subhealth)一词,有人认为源于上世纪 80 年代前苏联学者布赫曼(N. Berhman) 提出的「第三状态」观点——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外,还应当存在一个居于中间的健康状态。
这个简略的概念后来渐渐演化为亚健康。有学者甚至列举了四十余项涵盖广泛的亚健康表现,包括疲劳、睡眠质量不好、腹胀、头昏沉、心慌、胸闷、注意力不集中等。
但事实上,亚健康的起源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2019 年曾有报道称,上世纪 90 年代,青岛某药业公司为了营销一款保健品饮料,出资邀请了一位「医学教授」帮忙宣传,这位「教授」便创造了「亚健康」的概念,使得这家企业得以利用「改善亚健康」作为卖点,亚健康这一概念也逐渐在保健品市场流传开来。
对于一个状态是否属于疾病的范畴,其实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有明确的目录可以查询。
在 WHO 最新制定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中,当我们在最新版官方浏览器中以「亚健康」或「subhealth」为关键词检索时会发现,得到的答案均为「无法找到」。
图源:参考资料 5
也就是说,「亚健康」并非是一种疾病。
不过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些颇具争议、并不正规的词汇,会和「门诊」结合在一起呢?
卫健委发文,门诊花式命名法 game over
2023 年 5 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 年)》,其中表示,鼓励医疗机构开设麻醉、疼痛、健康管理等新型门诊,提供更加丰富的门诊诊疗服务。
差不多也是相同时间线,不少医院开始了陆续探索新兴门诊之路。
陕西省某三级医院医生王云(化名)透露,他们医院此前也在推进类似特色门诊的开设,甚至直接一口气开了三家特色门诊:浑身不得劲门诊、不想上学门诊和不想上班门诊。
这些门诊虽然本质确实是为了让患者能够更明确地找到就诊的门诊单位,但其实也有一些「营销宣传」、「蹭热点」的意味在里面。
此前爆火的「拒绝上学门诊」门诊,开设 10 个月,接诊近万人,图源:央视新闻
而对于「浑身不得劲」门诊的命名,王云作为全科医师其实也有点摸不到头脑,但他表示,他们全科自从加开了此类门诊后,的确有了一些改变。
「像我们之前全科门诊量是很少的,很多病人也不知道全科医学是什么意思;但现在加了特色门诊后,一些病人就知道了,浑身不舒服可以来我们这儿就诊。」
「特色门诊是满足患者需求的好事,但就怕有的人猛猛擦边甚至直接越界。」辽宁某地卫健委工作人员曾鹏(化名)介绍,在医疗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一些医疗机构的花式命名法其实更加离谱,有的甚至直接涉嫌虚假宣传、疗效夸大。
「比如有一些内分泌专科医院的特色门诊会暗搓搓地叫速效降糖门诊,有些私立医院所谓的特色门诊会叫什么久硬门诊、回阳门诊等等,这些其实都是表面上取个新奇名称,实则图谋营销的效果。」
针对门诊命名乱象,国家卫健委于今年 8 月 1 日发布了《关于规范医疗机构门诊名称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图源:国家卫健委官网
《通知》直接列出 6 个「不得」,对门诊名称进行了严格规定:
不得使用模糊、笼统或容易混淆的名称;
不得使用可能产生歧义或误导患者的名称;
不得利用谐音、形容词等暗示疗效;
不得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违反公序良俗;
不得使用标新立异、容易引发社会焦虑和争议的名称;
中医专病门诊不得采用夸大、不切实际的用语。
《通知》还要求,8 月起需全面梳理门诊名称,对不规范名称采取「零容忍」态度,在 2 周内完成标牌及引导标识的更换。
根据前文所提医院工作人员的受访发言,邯郸市第一医院的「浑身不得劲门诊」被停诊,就是因为不符合卫健委的规范。
开设新型门诊、提供更加丰富的门诊服务,其实仍是国家文件倡导的医院发展之路,类似需求猛增的减重门诊、睡眠门诊、联合多科室的 MDT 门诊等等,都是医院良性发展的优秀探索案例。
但像「浑身不得劲」门诊、「不爱上班」门诊这样的称呼,以后可能就一去不复返了。
策划:肯德羊|监制:islay
题图来源:当地媒体视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