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膝下有黄金”,这句流传千年的俗语,道尽了中国人对尊严的看重。可最近,有一名乘客却向航司工作人员下跪了。近日,海南航空一家航班从深圳飞往北京途中,因北京暴雨天气被迫备降太原武宿国际机场。这一突发情况引发了乘客的焦虑,其中一名准备次日在北京接受手术的乘客情急之下向工作人员下跪,恳求帮助。
平心而论,这位需紧急手术乘客的心情可以理解,毕竟,生命安全经不起一点儿延误。但不管乘客心情再怎么急切,也不应用下跪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
这一跪不仅是对自身人格的践踏,更关键的是,它将航司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从报道来看,迫降太原后,航司就启动了应急措施。对36名必须当晚返京的旅客,公司协调了包车连夜将他们送达北京;对选择次日返回的旅客,海航则安排了食宿服务。这些本是航司履行安全保障职责的正常操作,却因“乘客下跪”一事的发生,很容易被外界误解为被逼无奈的妥协。好好的责任担当,在很多人眼中却成了“不闹不解决”的注脚,这何尝不是对规则的破坏?
其实,类似的事情并不鲜见。有人为讨薪向老板下跪,有人为办事向窗口下跪,仿佛把自己摆到尘埃里,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这种思维本质上是就是对规则的不信任,觉得“讲道理不如卖惨”、“守规矩不如闹一场”。倘若人人如此,只会让正常的沟通渠道失灵,让那些本能按照合理合法途径解决的问题,变成一场场“比谁更卑微”的闹剧。
若没有航司完善的应急机制,没有明确的旅客保障流程,单凭一跪,怎能让36人连夜返京?这件事恰恰证明了,对于合理的诉求,人们就该挺直腰杆“站”着解决,屈膝下跪毫无必要。(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朱文龙)
上一篇:从撕吧到丝瓜,短视频模仿秀进化史
下一篇:“小米16”为什么叫小米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