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贝这事儿我在刚开始就发了稿子说过他们要糟,佛子哥不当马后炮。
(截图来自微博账号罗永浩的十字路口)
现在这几天看过来,已经不是遭不遭的问题了。
是整个事情已经往魔幻和荒诞的地方去了。
老板的各种回应就不说了。
就开放后厨那个操作就让我眼前一黑,他们老板该不会真觉得自己是无懈可击?
的确同行做的是不咋地,但人家没有离奇到鼓励所有人去后厨研究他们的秘密。
这个老板日常得是活的多么幸福,不知天地为何物,身边人给他哄的像是一个温度刚好的酵母,以至于他真觉得这一切都是严选好物。
而且退一万步,就算老板再聪明再清楚,也不可能指望让一线员工都跟他一样擅长应付,他只是开饭店的,又不是红警里的尤里,对人家员工来说这只是打份工而已。
这就导致很多媒体去后厨的时候,只是简单的几句问话就让员工讲出了记者们绞尽脑汁都想不到的回答。
很多视频能明显看到记者都被对方的坦诚和真诚所震惊,以及对对方天赋的羡慕。
当然,其实老板自己也没强到哪里去,大家看看他们老板自己说的话,就这段对话让我看了3遍反复确认有没有看错他的回答。
(图片来自:中国企业家)
甚至到现在他们老板还在那纠结预制菜不预制菜的,还试图给大众讲我们不是预制菜因为什么什么什么,已经有点荒诞了。
大家在意的是你是不是预制菜吗?
而是价格。
大家都是逛过菜市场的,也是吃过别的饭店的,也是点过外卖的。
预制菜的标准上或许有分歧,但什么是现制大家是真的吃过的。
更何况今年都2025年了,大家拼好饭都吃了很久了,还跟我讲什么预制菜的定义就有点不礼貌了,谁还不是重度预制菜用户了。
从业者跟同行讲各种标准可以,但跟消费者讲这个要求消费者按照商家的定义去接受,就属于一种,emmmmmmm,很美丽的精神状态。
消费者不傻,都知道预制菜在餐厅普遍存在,都知道那个出餐速度如果完全没有预制菜那一定是有人把可控核聚变技术给藏了起来。
甚至很多人自己做饭嫌麻烦日常还天天电商上买预制菜呢,广式早茶已经被预制菜冲击的很厉害。
问题的本质不是预制菜,而是你都卖到这个价格了,值不值得。
再说一遍,大家真正关心的不是预制不预制菜,而是这个东西卖到什么价格,到底值不值。
就像蜜雪冰城为什么在舆论场几乎无敌?
因为价格,价格摆在那里,大家很清楚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
每次同行打蜜雪冰城都打不赢,每次最后的效果都是给蜜雪冰城做广告。
因为蜜雪的价格让人没法挑剔,都这个价格了还去斤斤计较就属于没事儿找事儿了,智商正常的人都很难做到。
蜜雪冰城的价格,就是他们最大的护城河。
凭着那个价格,什么柠檬隔夜,啊这个价格居然是真柠檬吗?
啊雪王我好爱你。
哪有什么隔夜,都是怪我今天没下单,不然怎么会隔夜,我得赶紧下一单。
价格真的到位,消费者觉得超值了,谁会跟你去掰扯概念。
就西贝这个事情,如果西贝的价格比现在便宜,那么情况截然不同。
便宜30%,骂声少一半。
便宜60%,直接无人关心这件事,罗老师也不会挑刺挑到这家企业。
便宜90%,罗老师要被网友冲烂,西贝会被捧上天。
原理就这么简单,但他们一直避而不谈。
能理解,毕竟涉及到企业的利润,这个理解,不好谈。
那既然不谈,那就别谈了。
啥都不说就好了,相信过几天会有新热搜的不就完了?
非得蹦出来跟网友上课,我真是服了。
还开放后厨给人当课堂,指望所有员工都会跟媒体玩花样。
真的科幻又离奇,三体人看了都说迷。
实际上这次很多支持罗永浩老师的人并不喜欢罗老师,换另一个事情都得冲罗老师,但结果是罗老师最顺风的一次,他自己直播都不理解怎么这么顺。
上一次对线餐饮企业,被星巴克小妹给教育了。
结果没想到这次这个风怎么这么6。
关键这个风,还是对家自己吹的。
只能说,这就是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