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安全
系于毫末
面对准自由流收费等新运营模式带来的复合型安全挑战,苏州绕城公司坚持以创新破解安全难题,依托技术手段强化作业风险管控与人员安全防护,提升智慧运营质效与本质安全水平,为高速公路运营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01
“一人一盔一码”:
施行智慧安全盔管理新模式
针对准自由流收费模式下的新型安全风险,绕城公司创新推行“一人一盔、一盔一码”智慧管理模式。公司为收费员配备嵌置智慧二维码的安全头盔,通过 “码 - 人 - 岗” 精准绑定,实现人员身份快速核验、安全信息实时查询与政策便捷获取,有效提升现场安全检查及作业效率,推动安全管理由“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为保障落地效能,公司明确规范佩戴要求,建立“培训-监督-考核-改进”的责任闭环,并通过优化防护用品人体工学设计与严格落实信息保密机制,有效增强员工佩戴意愿与信息安全水平。目前,该模式已在部分收费站试点,未来将全线推广,持续筑牢高速公路安全屏障,保障公众出行安全、高效与便捷。
02
革新高速道路安全作业模式:
自动锥桶收放机在高速应急管理中应用
为深入贯彻交投集团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部署,解决道路管制中人工布设锥桶存在的“效率低、风险高”等痛点,绕城公司近日成功自主研发新型自动锥桶收放机,已投入相关路段进行试运行,为推进“安畅工程”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该设备针对传统锥桶应用场景有限、布设间距短、人工操作效率低及安全风险大等问题,实现了技术突破。其适用于中分带保洁、高速路面养护施工及“一路多方”协同应急处置场景,能够显著提升快速交通阻断的精准性和响应效率。
以“机电协同”为核心设计理念,设备集主履带、副履带和电控系统三大核心组件于一体,协同作业高效可靠。在高速公路维护或其他应急事件中,操作人员只需在车辆行进间将锥桶放置于履带端头,系统即自动将锥桶竖直投放到路面。随着收放车继续前行,设备通过固定卡口与挡板对锥桶进行二次扶正,确保锥桶间距可精准调节、稳定竖立。
与传统人工布设方式相比,该设备展现出显著优势:在1公里路段作业中,锥桶布设耗时从原来的10分钟大幅缩短至8分钟,于直线路段效率提升高达20%,且锥桶间距规范度与直立稳定性显著提高;同时,所需摆放人员由3人减少至仅需1人,极大减少了人员在高速路面暴露的作业时间,从源头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
在回收过程中,车辆反向行驶,履带自动将锥桶回传至终点,操作人员可便捷收取并整齐码放,实现快速、安全收纳。这一流程不仅高效规范,更显著提升了作业人员与司乘人员的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水平。
接下来,苏州绕城公司将持续深化安全生产“六化”建设,深耕科技与安全在高速运营领域的融合应用,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织密安全防护网,为高速公路运营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