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消息】9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自治区财政厅印发《广西支持“人工智能+制造”若干政策措施》,共10条。
具体包括:
一、支持智能产品产业化。支持智能运载工具、智能移动终端等智能产品,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等核心元器件和零部件开展产业化和生产线建设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不超过总投入(包括设备和软件系统投入等,下同)的25%、最高500万元的资金补助,对具有引领作用项目,可提高资助标准,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
二、支持人工智能软件开发。重点支持工业领域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人工智能软件开发,支持工业大模型驱动的智能平台、行业模型、行业智能体等开发,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不超过总投入的25%、最高500万元的资金补助。
三、打造一批标志性人工智能产品。遴选一批人工智能硬件和软件产品,对具备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潜力的产品和获得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四、打造标杆应用场景。支持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制造主要流程、关键环节智能化,重点在冶金、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糖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批具有推广价值和引领作用的标杆应用场景,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25%,给予每个企业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补助。
五、建设高质量工业数据集。支持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等通过采集、清洗、标注、评价等方式建设高质量工业数据集,鼓励通过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等开放数据集,根据数据类型、规模、质量及开放共享等情况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奖励。
六、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创建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对获认定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制造业中试基地、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给予一次性奖励。
七、支持产业集聚发展。支持各市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培育国家级、自治区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国家、自治区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对符合条件集聚区和集群给予资金支持。
八、强化人才引育。加大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引育力度,支持制造业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依托国家、自治区人才项目,以及广西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等,培养“人工智能+制造”领域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鼓励制造业企业与院校、科研院所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复合型产业人才。
九、聚集赋能服务资源。遴选具备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成功经验的企业,建立“人工智能+制造”服务商库,对符合条件的纳入广西制造业企业培优育强服务券签约服务机构,依托广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开展对接活动,汇聚优质服务资源,提供人工智能应用和算力服务等,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场景落地。
十、组织标杆案例宣传推广。按季度征集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案例,利用区内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平台宣传及推广,开展“百场路演”、月度沙龙、周周会、“对标研学”等活动,设立标杆案例宣传专栏,促进各方共享优秀案例资源,实现行业内的经验交流与共同发展。
该政策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支持对象以工业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机器人产业支持政策另行制定)为主,申报条件和申报路径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出具的申报通知为准,本政策措施与自治区其他同类政策不一致的,按照“从优不重复”的原则予以支持,由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具体解释工作。鼓励各设区市参照本政策制定“人工智能+制造”支持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