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领域正掀起新一轮订单热潮,头部企业与二线厂商接连斩获大额合同,行业商业化进程显著提速。6月,宇树科技与智元机器人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中国移动1.24亿元代工项目,刷新国内单笔订单纪录;7月,优必选先后签下近亿元设备采购合同及2.5亿元全球最高金额人形机器人订单;9月,星尘智能与仙工智能达成千台级合作协议。这些订单集中落地,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从概念展示迈向批量应用的新阶段。
在整机厂商风光背后,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成为首批受益者。作为人形机器人关节核心部件的丝杠,其价值量占比达19%,以特斯拉Optimus为例,单台需配置14个丝杠,成本高达1.4万至2.8万元。但该领域长期被Rollvis、GSA等国际厂商垄断,国内市场国产化率不足30%,技术替代需求迫切。
北特科技凭借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技术积淀,成为跨界破局者。公司深耕转向器齿条、减振器活塞杆生产20余年,相关工艺与丝杠制造高度重合,包括精密加工、热处理等关键环节。其自主研发的磨齿、铣齿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2年转向器齿条国内市占率达50%,减振器活塞杆市占率超45%,为丝杠业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研发端持续加码成为重要推力。公司研发费用从2020年的6000万元增至2024年的1亿元,2025年上半年投入达5000万元,远超同行贝斯特的3000万元。依托技术积累,已开发出行星滚柱丝杠、滚珠丝杠等系列产品,并与客户展开联合研发。
产能建设同步提速。2024年10月,公司宣布投资18.5亿元建设行星滚柱丝杠研发基地,主体工程已进入施工阶段;2025年6月追加3.49亿元布局泰国生产基地,规划年产80万套丝杠,旨在构建全球供应链体系。这种"国内+海外"双线布局,既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为拓展国际客户铺路。
传统业务持续造血为转型提供保障。底盘零部件作为核心业务,2025年上半年贡献营收7.14亿元,占比64.16%,与比亚迪、采埃孚等头部车企建立稳定合作;铝合金轻量化业务收入达0.92亿元,随着盐城基地锻造线投产,毛利率有望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压缩机业务通过技术迭代,第四代电动压缩机已量产,新能源车型配套比例持续提高。
财务数据印证转型成效。2024年公司营收突破2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0.4%;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113.63%,二季度保持38.51%增速。这种业绩韧性,既源于传统业务的稳定输出,也得益于新兴业务的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