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线贯中原 绿脉通九州
创始人
2025-09-08 10:21:29
0

1000千伏特高压长南I线从北至南贯穿河南全省。如今通过特高压通道,外电入豫输送能力超过2000万千瓦。 张鑫 摄

入夏以来,多轮高温炙烤中原大地。7月4日至8月4日,河南省用电负荷五创历史新高,8月4日最高达到9133万千瓦,与去年相比相当于新增一个洛阳市的用电负荷。

应对高温大负荷,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除了做好电网调度、设备管理外,还利用多条特高压通道提升外电入豫规模。天山的风电、青海的光伏、西南的水电……包括这些清洁能源在内的省外来电,为河南度夏保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应。

河南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也是传统能源消费大省,能源电力保供、能源绿色转型任务艰巨。多年来,国网河南电力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履行政治、经济、社会责任,加强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创新服务新能源开发利用,积极推动消费用能清洁化、低碳化。

特高压支撑电力保供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7月,位于陕豫两省交界处的灵宝背靠背换流站内,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直流分公司员工李佳豪、董玉宁顶着骄阳,手持工具为换流变压器测温,保证主设备时刻处于正常状态。

作为我国首个全国产化背靠背直流输电工程,灵宝换流站于7月3日投运满20周年,累计向华中电网输送电量129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我省标煤燃烧4088.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941.06万吨、粉尘3530.56万吨,有力支撑河南乃至华中区域电力供应,助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促进西北地区新能源消纳。

我国能源生产基地多位于西部,能源消费中心却位于中东部。特高压这种能够实现能源电力远距离、大范围、大规模优化配置的工程,率先在河南启动。

2009年1月6日,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成投运,1000千伏长南Ⅰ线从北至南贯穿全省,1000千伏特高压南阳站落地,河南电网正式迈入“特高压时代”。2011年10月,南阳站经扩建由开关站转为变电站。2014年,±800千伏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天中直流)建成投运。2020年7月15日,±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青豫直流)正式送电。

青藏高原的风光“清电”跨越1500多千米,落地豫南换流变电站,通过多回500千伏线路与双回1000千伏豫阳线,传输至河南全省、华中各省,在促进青海能源优势向经济效益转化的同时,减少河南地区对煤炭资源的依赖。2020年至今,通过青豫直流入豫清洁电规模超过7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河南火电机组标煤消耗2232万吨。

近年来,1000千伏南阳—荆门—长沙特高压交流、驻马店—武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等一批特高压工程相继投运,河南境内共有在运特高压交流站5座、线路达到“九交七直”,资源大范围配置优势持续增强,外电入豫的输送能力超过2000万千瓦。通道用足情况下,可满足全省四分之一左右的负荷需求,支撑电力保供、能源转型作用进一步增强。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河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火力发电量1255.9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5%;“水风光”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376.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3%,占全部发电量比重23.0%,占比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5.6个百分点。

创新科技手段应用风光发电绿动中原

位于秦岭东麓、洛水河畔的洛宁县,是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之一。近年来,洛宁县由山水风光转化的绿色电能占全县年发电量的98%以上,满足当地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与民生用电需求。

作为河南新能源富集区域,豫西山地风光发电资源较为分散,如何统筹开发、科学利用一直是个难题。“针对这两年新能源规模化开发的新形势,我们实行‘一站式’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服务模式,量身定制最优接入方案。项目初验收通过率较2024年提升70%,计划申报时间同比缩短2个工作日。”7月14日,国网洛阳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专责平静洋说。

“十四五”以来,河南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新能源开发利用,不断提升新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针对河南能源生产与绿色转型实际,国网河南电力积极推动技术创新迭代升级,努力在制约电网转型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集成应用技术攻关中实现突破,因地制宜探索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路径。

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分布式光伏可开发条件优越。近年来河南分布式光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效消纳带来挑战。2023年,国网河南电力基于“新能源云”平台,建设河南省分布式光伏承载力与可开放容量发布平台,通过光伏台区HPLC高速通信模块升级、380伏并网光伏加装专用开关,实现户用光伏15分钟级“可观、可测、可控”。同时,结合公司创新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系统,实现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

积极研究并网后的消纳问题和对局部电网安全稳定的影响,持续提升新能源功率预测水平,拓展省内新能源消纳空间……一系列举措保障新能源并得上、发得好、送得出。今年7月初,河南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7910万千瓦,历史性地超过火电,占全省电源总装机的50.6%,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7月3日,河南全省新能源出力再创新高,达3846.4万千瓦。

充电补能便捷可靠交通运输低碳转型

“没想到供电公司推出的‘即插即充’功能这么好用。账号核实等烦琐步骤全都省了,还避免了操作失误。”7月17日,在国家电网郑州市商都路电动汽车充电站,车主韩先生感慨道。

2024年以来,国网河南电力加强“即插即充”充电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即在车辆插入充电枪后,充电过程无需人为干预,可自动完成认证、充电启动、充电停止以及订单生成与结算,实现车、桩、网、能源的互联与高效互动,让车主充电更便捷。

推动能源终端消费绿色化、低碳化,多年来国网河南电力积极开展交通领域电能替代,加强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累计在全省建设城市公共充电站699座、充电桩5261台,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充电站487座、充电桩1956台,在乡镇建设充电设施700座、充电桩4146台,有效满足日常、返乡、旅游等新能源汽车出行充电需求。

数智化手段助力,充电体验更优。国网河南电力建成河南省充电智能服务平台,接入特来电等大型充电设施运营商287家,包含充电站1.6万座、充电桩13.8万台、充电枪19.8万台。结合河南能源大数据中心相关场景应用,为全省充电设施运营商和新能源车主提供充电桩管理、导航充电、付费结算等一站式服务。

近年来,电动重卡作为一种绿色节能交通工具,逐步在物流、采矿等领域普及。但电动重卡充电桩通常采用大功率直流快充技术,充电需求快速增加,引起用电负荷迅猛增长。为此,今年以来,国网河南电力创新采用装配式变电站破解重卡补能难题,先后在安阳、新乡等地紧急投入8台装配式变电站,并投资1.88亿元为用户就近建设一批配套10千伏接网工程,满足新增电动重卡充电负荷需求,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同时缓解局部电网重载等问题。

区外来电、清洁能源消费不断增多,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消费及污染逐步减少。当前河南省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25%左右,较2015年提升约5个百分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用能“含绿量”不断攀升。(河南日报记者 宋敏 河南日报通讯员 霍鑫 李志斌 张琳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别人怀疑你,肯定是你长得猥琐... 9月8日下午,“成都地铁被诬陷偷拍案”在成都铁路运输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审理,案由为“一般人格权纠纷...
华为重构数据基建分层架构,存储... 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渗透各行业的浪潮中,数据要素的高效流转与深度利用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领域。国家...
特朗普被曝指派女婿制定加沙“战... 当地时间8日,据以色列第12频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已指派其女婿库什纳负责制定加沙战争结束后的重建与...
原创 全... 俗话说科技是社会和经济的第一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让人类社会从“手工时代”迈进了“蒸汽时代”,第二次...
工业互联网“跨界”发力:从生产...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近日在沈阳圆满落幕。这场为期四天的科技盛会,以“数启新章 智造新质”为主题...
神车停产,又一汽车巨头扛不住了... 伴随着车间轰鸣声的停止,日产最后一台“神车”下线,长达18年的传奇正式落幕。 GT-R,作为日产旗下...
挥泪斩马谡!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 鞭牛士 9月8日晚间消息,小米发布内部邮件,辞退中国区员工王腾。 辞退理由是泄密和存在利益冲突等严...
以总理:以军部队正在集结,准备... 当地时间8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其在以色列空军指挥中心录制的视频讲话。内塔尼亚...
被公司通报辞退 小米王腾回应 DoNews9月8日消息,今晚有消息称,小米集团内部通报一起重大人事处分决定。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
中国科学家取得“重大突破” 重要突破!全球首款类脑脉冲大模型来了。 记者8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