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9月6日电 (张斌)9月5日,以“具身智能,就在‘浙’里”为主题的浙江省“十链百场万企”人形机器人专场活动暨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成立活动在浙江宁波举办,近500名政府领导、院士专家、企业及投资机构代表参会。
9月5日,在浙江宁波举行的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上,一台人形机器人写毛笔字。刘子琳 摄
当前人形机器人成全球科技竞争高地,浙江此次活动旨在落实相关政策,整合产业资源。活动同期,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在宁波举行,并设“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展区”,集中展示十余家浙江省内外企业的前沿产品,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展现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展。
浙江省经信厅总工程师李永伟介绍,全球人形机器人竞争激烈,中国2027年产业规模预计达500亿元、年产量10万台,2030年规模有望破7000亿元。浙江2024年9月已出台相关计划,目前集聚183家核心企业。此次新成立的产业技术联盟,标志浙江从“分散突破”迈向“协同攻坚”,未来将聚焦核心技术攻坚、示范场景打造等方向。
宁波在机器人领域优势显著,十余家上市公司涉足该领域,部分核心部件实现全球独家生产。宁波市副市长李关定表示,未来宁波将依托产业技术联盟与新揭牌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打造“研发-测试-生产-应用”生态,训练场将复刻工业场景提供服务,还将整合资源成立相关联盟。
浙江联通总经理童海波称,浙江联通已建成全省5G网络,在宁波、金华等地布局智算平台,联通格物平台接入4.5万个机器人用户。未来将强化网络底座,拓展场景应用,助力浙江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高地。
活动现场,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专家组同步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任组长,将为产业提供技术指导等支持。宁波市人形机器人训练场也正式揭牌,将填补宁波相关专业测试平台空白,加速技术迭代与场景落地。
此次活动由浙江省经信厅主办,宁波市经信局、浙江联通、宁波银行承办,将推动浙江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协同创新、集群发展”新阶段。下一步,浙江将以产业技术联盟为核心,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推动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