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会满8月底被查 家人被一并带走
【易会满8月底被查 家人被一并带走】9月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发布重磅消息: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易会满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易会满于8月29日左右被带走,其家人也被一并采取措施。这一消息如惊雷般在金融圈炸响,不仅因其曾执掌中国资本市场核心监管机构五年,更因近期其浙江银行学校同窗接连落马的“前奏”,让这场反腐风暴的烈度超乎预期。1964年生于浙江苍南的易会满,职业生涯始于中国人民银行杭州分行计划处,1985年转入工商银行后,以“每两年一晋升”的速度完成从基层办事员到工行董事长的跨越。2019年1月,这位在银行业深耕34年的“老将”空降证监会,成为第九任主席。彼时他坦言“证监会主席的职位好像是个火山口”,并提出“四个敬畏”的监管思路,试图在改革与风险间寻找平衡。在任五年间,易会满主导了资本市场里程碑式的改革:科创板开板、注册制全面落地、北交所设立、退市新规实施……这些举措被视为中国资本市场向市场化、法治化迈进的标志。然而,市场表现却呈现“冰火两重天”:一方面,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5000家,IPO融资规模居全球前列;另一方面,沪指五年间3000点保卫战打响20次,投资者信心屡受考验。易会满被查并非孤立事件。据调查,其落马前数月,浙江银行学校1980-1984届校友群体已现“塌方式”腐败:楼文龙:农行原副行长,2024年5月被查,2025年8月因受贿8451万元被判无期徒刑。其曾留校任教,与易会满存在师承关系。林鹏:农行数据中心原纪委书记,2025年4月被查,被指“得力于易会满举荐”。沈荣勤:工行浙江分行原行长,2025年5月被查,曾任浙江银行学校校友总会会长,与易会满同届。
这所被誉为“浙江金融界黄埔军校”的中专院校,曾培养出近百名省级分行高管。然而,当“同窗情谊”异化为利益输送的纽带,当“校友会”沦为权钱交易的场所,金融反腐的利剑必然斩断这些盘根错节的灰色网络。
支持者认为,易会满推动了注册制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为科技创新企业打开资本通道。数据显示,其任内A股IPO数量达1800余家,创历史纪录。但批评者指出,注册制改革配套措施滞后,导致“带病闯关”“一查就撤”现象频发。例如,科创板公司泽达易盛财务造假案中,证监会虽开出1.4亿元罚单,但投资者损失追偿仍存困难。
更引发争议的是其对市场波动的应对。2023年8月,证监会阶段性收紧IPO和再融资,被市场解读为“行政干预”。易会满卸任时,沪指较其上任时仅上涨3.85%,远低于同期GDP增速,折射出投资者对“改革成效”的复杂心态。
易会满案暴露出金融领域腐败的三大特征:“旋转门”乱象:工行系、证监会系官员交叉任职,形成利益共同体。如工行原副行长张红力受贿1.77亿元案中,其利用“外籍高管”身份游走于境内外金融机构,规避监管。“小圈子”文化:浙江银行学校校友群体腐败案表明,地域、学历背景形成的非正式网络,正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影子股东”隐匿:近期落马的官员多涉及通过亲属、特定关系人代持股份,规避组织审查。
对此,监管层已展开系统性治理:技术赋能:证监会推广“电子围栏”系统,实时监测异常交易,2024年查处内幕交易案件同比增长40%。制度破局:新修订的《证券法》将罚款上限提升至2000万元,并引入“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文化重塑:多家金融机构开展“亲清”政商关系教育,明确“同学会”“老乡会”活动边界。
易会满的坠落,再次印证了“金融反腐没有休止符”的铁律。从2015年证监会原主席助理张育军被查,到2024年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原司长姚前“双开”,再到此次易会满案,监管者自身监管缺失的教训极为深刻。
当易会满在2019年上任时承诺“如履薄冰,不敢懈怠”,或许未曾想到,五年后自己会成为被审查的对象。这警示所有金融从业者:在资本的洪流中,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风险、敬畏专业,不仅是职业操守,更是生存底线。
易会满案仍在调查中。但可以预见的是,这场风暴将推动中国金融监管体系进一步走向透明化、专业化。正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所言:“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反腐永远在路上。”当权力的运行被关进制度的笼子,当市场的逻辑回归价值本源,中国资本市场才能真正赢得投资者的信任,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以上就是【易会满8月底被查 家人被一并带走】相关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深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