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江西日报推出特刊“铭记不屈抗争 致敬伟大胜利——跟着AR走进抗战烽火记忆”。通过Rokid AR Studio智能眼镜,读者可在英雄足迹版块,向10位老兵敬礼、聆听故事;在烽火岁月版块,通过宽幕影像“触摸”发生在赣鄱大地上重要战役的惊心动魄;在历史印记版块,点击五角星查看抗战遗址3D模型。下载大江新闻客户端使用“AR读报”功能,亦可在手机端实现虚实结合的沉浸阅读。(详见→致敬伟大胜利,江西日报推出全国首张AR交互报纸 )
在传统版面文图呈现的基础上,江西日报创新性地引入Rokid AR Studio智能眼镜,对内容进行了大幅延展,把这张看似普通的报纸,变成了全国首张可以通过AR眼镜观看的交互式全景报纸。这一将抽象的文字报道转化为沉浸式叙事创新,不仅打破了传统纸媒的物理边界,更构建起“新闻+科技+场景”的新型传播模式。通过“手机扫码+云端渲染”的模式,已成功在省内2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推广,为基层媒体提供了一条小步快跑的创新路径。
当大多数人还在用指尖滑动手机屏幕时,一份来自革命老区的报纸正悄然改写传媒史。江西日报社推出的全国首张AR交互报纸,在传统媒体与新兴技术的融合中探索出最佳结合点。这份看似普通的新闻纸,只需用手机轻轻一扫,静态的井冈山红旗便会在版面上猎猎飘扬,赣南脐橙的清香仿佛穿透纸背。当油墨印刷遇上AR眼镜,当铅字排版碰撞三维建模,这场始于江西的媒介进步,正在为全国报业转型提供江西方案。
唯有将技术深度融入新闻传播全流程,才能实现正能量与大流量同频共振。AR技术服务于新闻传播,AR内容根源于深度采访,一场媒体的创新进步由此拉开序幕。
从技术层面看,江西日报构建了感官交互体系:视觉层通过AR动画还原新闻现场,听觉层搭载方言AI主播增强地域贴近性。当读者扫描乡村振兴报道时,不仅能看见3D农产品模型旋转展示,还能听到老农用江西方言讲述丰收故事。这种沉浸式体验,使新闻传播效率提升显著。
这场始于江西的媒介转型升级,其价值远不止于技术层面的炫酷展示,更在于为传统媒体更好适应新时代宣传工作需要,提供了可复制的操作样本。这种“内容+场景+服务”的立体化运营,使报纸从信息载体升级为文化服务平台,并将深度介入百姓生活。
传统媒体如何通过技术创新重拾往日风采?江西已经给出方案,这就是用科技的温度守护新闻的厚度。在AR中飘扬的井冈山红旗、用方言讲述的红色故事、带着稻谷清香的报道……这一切,都在证明技术赋能让报纸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突围路径。
此前,江西日报还推出过全国首份“可以闻”的报纸,通过穿戴数字气味设备,读者可以捕捉收集到乡村的味道。利用AR动态、气味感知、AI推荐等技术创新,不仅让新闻“活”起来,更让读者“沉浸”其中。当报纸能看、能听、能闻,甚至能“触摸”,新闻便不再是单一信息的传递,而是一个媒体与读者双向交流的平台。
报纸竟然还能这样看!江西日报的探索证明,一个“颠覆式”的新闻时代已经到来!
(王同文 许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