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本届赛事以“一球一赛场,一城一故乡”为主题,通过排球将赛场与城市紧密相连,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与归属感。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郑州航空港区分别组队,将有19支队伍参赛,于9月13日正式开赛。
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宇峰在发布会上介绍,“三大球”是体育强国的标志,足球、篮球、排球三个集体球类项目参与人口多,社会影响大,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历史上,我国“三大球”特别是女子项目在世界上都取得过好成绩。尤其是在艰苦磨炼中锤炼出来的中国女排,在世界三大赛上,10次夺得世界冠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河南省培养输送的优秀运动员朱婷,曾与队友分别夺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和2019年世界杯冠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展示了出彩河南人的良好形象。
河南排球运动发展底蕴深厚,许多地市有业余体校专业排球训练,尤其是中小学乃至大学排球项目发展基础较好,参与人数多,技术水平也比较高。河南女排常年征战中国女子排球超级联赛,2025年打进A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体育在促进文化认同、带动旅游消费、激发内需活力方面的独特功能日益凸显。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省体育局联合省教育厅、省文旅厅等9个省直部门和单位,以及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郑州航空港区,举办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群众体育赛事品牌,推动“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健康”的深度融合。
本届赛事突出“安全、有序、多彩”的办赛理念,将于9月13日开赛,12月底前结束。为扩大参赛群体,打造“全员排球”模式,参赛运动员年龄设置为16-45周岁,中学生、大学生、退役运动员及社会各界符合参加条件均可参加。目前,教育部门正在积极动员省内高校、中学参与各地组队参赛,同时支持各地学校组织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观摩赛事,推动排球项目在校园和社会上的普及发展。
本次比赛赛制设计突出可行性、观赏性和影响力,采取赛会制与主客场制交叉进行的方式,共分为三个比赛阶段。第一阶段为区域赛,采用赛会制,分为南北两个赛区。第二阶段为排位赛,采用主客场双循环赛。第三阶段总决赛,采用赛会制。为吸引全省各地积极参与,本届赛事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对获得比赛前三名的地市给予资金扶持,对获得比赛前八名的参赛单位颁发奖金、奖牌、奖杯,还将评选体育道德风尚奖、最佳阵容、优秀赛区等奖项。
本届赛事围绕打造具有河南文化特色的品牌赛事,比赛期间将开展多项文旅体商活动,增加赛事看点、带动赛事经济、形成产业方阵。比如:围绕河南传统文化植入,设置“历史名人与排球”话题,历史名人化身球员、教练员参与。围绕促进文旅体商融合,设置“景区打排球”话题,实现向地方文旅企业的引流。与企业联动,通过赞助合作、产品植入、服务植入、线上线下互动等,带动赛事经济产业布局。与市场结合,结合地市特色产业,形成排球超级联赛产业方阵。开展“排球+公益”活动,邀请国内排球名将,举办排球嘉年华等配套活动;开展“排球+青训”活动,设立“未来之星”选拔通道,打通从业余到职业的路径。(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王玮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