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磊彬 实习生 陈星冉】9月2日下午,郑州航空港区举行打造一流创业生态发布会,介绍郑州航空港区加快构建一流创业生态,建设“青年创业乐园·国际创业之都”的相关情况,并就科技创新政策、创业投资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郑州航空港区是我国首个、目前唯一一个由国务院于2013年批复设立的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也是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在整个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今年上半年,郑州航空港区GDP同比增长12.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4%,社消零增长12.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2%,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52%,展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202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以前瞻30年的眼光,对郑州航空港区进行系统性重塑重构改革,赋予了郑州航空港区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
“步入‘二次创业’新的黄金十年,郑州航空港区对创新、创业和人才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航空港区旗帜鲜明地提出打造“青年创业乐园,国际创业之都”,通过政策支持、载体引领、服务保障、资金扶持,持续厚植青年创业沃土,先后吸引青年人才近11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13.6万人。
今年上半年,郑州航空港区的创业生态培育成效加速显现。筹办欧美同学会第四届“双创”大赛、INNOPORT第二届郑州航空港全球创业大赛,吸引来自哈佛、剑桥、清华、北大等150余所全球知名高校近千名创业者、900余个优质项目报名。
截至7月底,实有各类市场主体突破8万户,同比增长13.39%,注册资本超过8348亿元。
为更好地服务青年创业者,航空港区于近期发布实施了《加快构建一流创业生态,建设“青年创业乐园 国际创业之都”的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
通过实施《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创业政策支持体系更加完善。到2027年,集聚5万名青年人才来航空港区创业,推动新创办市场主体1万家以上,带动就业8万人以上。
《三年行动方案》围绕青年创业者从项目规划到落地成长、发展壮大的全周期需求,系统性推出“五大无忧”行动,共26条政策,为创业者精准赋能,保驾护航。
在孵化空间打造方面,支持各类孵化载体建设与升级,重点为青年创业者开辟专属低成本“创业陪跑空间”,给予最高3年、面积50平方米的创业空间支持。
在投资体系建设方面,构建覆盖早期、成长期的多层次创业投资支持体系,对新设立或新迁入的创投基金最高给予2000万元奖励,并对符合条件者提供创业投资风险补贴。
在项目落地方面,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提供开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和应用场景,符合条件的优质项目,可享受最高2000万元的股权投资支持。
同时,《三年行动方案》围绕解决人才引进、生活安居、多元服务乃至创业失败的后顾之忧,提供涵盖生活补贴、人才公寓等多维度支持保障。对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按个人年度工资薪酬的20%给予用人主体最高500万元的引才育才工作经费支持。
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三年行动方案》的每一条举措都能转化为创业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航空港集全区之力支持创业工作,针对《三年行动方案》完善配套细则和指导手册,强化资金使用监管和政策落实效率,以“高效办成一件事”赋能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不辜负大家对航空港区的信任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