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是个人事,但工作是团队的事。
2025年8月31日,哈尔滨马拉松赛场上,护士张水华以2小时35分27秒夺得女子国内组冠军,生理期带血奔跑的她被誉为“最快女护士”。这本来是可喜可贺的事,但她在赛后接受采访时的哭诉,却让掌声变了调。她哽咽说:“领导说比赛是个人爱好,自己找同事调班,同事愿意就去,不愿意就别去。我只希望领导支持周末调休,不是要假期。“ 她还强调医护工作繁忙,参赛不易,想通过成绩证明自己。这番话本想诉说艰辛,却被网友解读为“道德绑架”。
张水华的调休诉求合理吗?她用业余时间跑马拉松,没耽误工作,调休要求不过分。她的成绩也给医院带来了荣誉,单位理应支持全民健身。但也有不少网友反对,网友翻出她的赛程:2025年3月到6月,她参加了10场比赛,半年可能需要同事顶班超30天。医院护士“三班倒”,排班如精密齿轮,一个人调休可能打乱整个科室安排,尤其是周末班次,同事们也有家庭和生活。有网友指出:“你能参赛,说明同事已经帮你顶班了,你一句感谢没有,还公开抱怨领导,凭啥要求同事为你的爱好买单?”
客观地说,张水华的坚持令人动容。医护工作高强度、高压力,她挤出时间训练,生理期仍带血跑完全程,这种毅力值得点赞。她的成绩不仅是个人的胜利,也展现了医护工作者的韧性,某种程度上呼应了全民健身的号召。但医院的现实工作无法忽视。护士排班严密,患者安全是第一位,一个人频繁调休,同事就得牺牲休息时间帮她顶班。领导要求她自行协商调班,符合管理逻辑:医院不是为个人爱好服务的慈善机构,公平是协作的基础。正如网友所说:“同事愿意顶班是情分,不愿意是本分。你跑马拿奖金,同事加班拿什么?”
张水华的失误在于表达方式。她或许因比赛压力和生理期情绪失控,公开喊话领导却被解读为“逼宫”。如果她换个方式,比如说:“感谢同事顶班让我圆梦,我希望单位能更灵活地支持我的爱好。”这样的表达或许更能赢得共鸣。她的频繁参赛也让人质疑:如果跑马占用过多工作时间,是否该重新规划职业?选择护士就意味着接受其特殊性,平衡个人爱好与工作职责是个人能力的体现。
从领导角度看,张水华的诉求确实棘手。医护工作时间特殊,排班制度严格,频繁调休会影响团队整体的工作。如果领导为她开绿灯,其他同事也提出类似要求怎么办?张水华也不是代表单位参赛,领导要求她自行协商,合情合理。网友的调侃“调同事的班,告领导的状,拿自己的奖金”虽然尖锐了一些,却点出了问题:张水华的诉求忽略了团队的付出,公开喊话又让领导下不来台。
张水华的马拉松成绩证明了努力的价值,但公开抱怨却让同事的默默支持被忽视。每个人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但梦想不能建立在他人的牺牲之上。
最快女护士用汗水跑赢了赛道,却在舆论场上摔了一跤。她的坚持值得点赞,但她的表达却让人遗憾。个人梦想再耀眼,也应尊重团队的规则。跑步有终点,职场无捷径,只有懂得感恩与平衡,才能在赛道与人生双赢。
来源 | 大象新闻评论员 邱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