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中化新网)
中化新网讯 8月25日,江西省金属学会在新余组织有关专家对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高品质搪瓷钢带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毛新平领衔的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高氧搪瓷钢制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新钢股份项目技术负责人钟海清在评价会上作技术研发报告时介绍说,高品质搪瓷钢带作为搪瓷制品的基础性材料,其性能决定了搪瓷制品的使用寿命及其应用场景。在工业脱硫脱硝领域,由于高温、高腐蚀性的工作环境,搪瓷钢制品一旦发生搪瓷鳞爆,会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造成超标排放。因而具有超高抗鳞爆性能的高氧搪瓷钢成为工业脱硫脱硝搪瓷材料的首选,世界上只有新日铁、宝钢等少数钢企掌握其生产技术。该钢种在生产方面也面临着连续浇注炉次少(一般≤3炉)、生产周期长等世界性难题,造成工业脱硫脱硝用搪瓷钢带很大部分依赖进口,制约了其推广应用。
为解决搪瓷钢带关键制造技术瓶颈,结合我国“十四五”规划钢铁工业发展规划和全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目标,新钢股份率先开展高品质搪瓷钢带关键制造技术研究,开发出了抗鳞爆性及密着性等性能良好的高品质搪瓷钢带产品,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关键制造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
专家组经过评价认为,该项目的主要创新点是,自主设计了系列高品质搪瓷钢带成分,开发了钢中微纳米级第二相粒子的固溶析出协调控制技术,通过对不同成分体系高品质搪瓷钢中析出物的“氢陷阱”和“钉扎作用”的多目标协同优化,显著改善了产品的抗鳞爆性能。自主开发了高氧搪瓷钢、高钛搪瓷钢多炉次连续浇铸生产技术,通过浇注控流装置专有技术开发及钢中全氧精确控制技术研究,实现了高氧搪瓷钢5炉连浇、高钛深冲搪瓷钢7炉连浇,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率先开发稀土搪瓷钢制备技术,揭示了稀土元素在搪瓷钢中的存在形式及抗鳞爆机理,明确了稀土合金化选择、稀土加入方式,稀土收得率由低于15%提高到45%,实现了稀土搪瓷钢批量化生产;开发了薄规格搪瓷钢带连退多辊传输虚拟仿真与跑偏敏感性分析技术,建立了动态稳定性判据的通板控制方法,优化了轧制板形模型与连退张力控制程序,解决了薄规格搪瓷钢带连退过程易跑偏、瓢曲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常规1550连退炉0.30-0.50mm薄规格批量化稳定生产。
产品经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检测,产品各项性能优异,国内外用户使用评价良好。项目获授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牵头制定团体标准1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1篇。项目开发的系列高品质搪瓷钢带产品在土耳其、南非、危地马拉和意大利等国家,以及国内山东豪顿华、浙江开尔新材料、上锅、东锅、哈锅等企业推广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新闻链接:搪瓷钢制品因具备良好的耐腐蚀、耐酸碱、耐高温、易洗涤、无毒、无味、光滑耐磨和卫生清洁等特性,被广泛用于工业环保、石油化工、家用电器、建筑装饰和卫生设备等多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搪瓷钢制品生产大国,年产值达到240亿元,拥有600多家企业。工业脱硫脱硝用搪瓷元件国内生产规模达10万吨;日用搪瓷制品的生产规模从3万吨发展到现在的近30万吨,产品出口世界各国,特别是21世纪以来,每年出口额以大于10%的速度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