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蓝天白云下,一排排银白色牛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自动喂食系统正精准地将饲料送入食槽。“生态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示范场”、河北省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天成奶牛场的现代化养殖场景,恰似一幅科技与自然交融的画卷。
站在控制室的屏幕前,场长白淑华望着实时跳动的数据感慨:“1992年建场时只有15头牛,全靠人工喂养。如今1860头荷斯坦奶牛全部纳入数字化管理,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这种变化,在饲喂环节和挤奶环节体现得尤为明显——法国库恩搅拌车根据智能终端指令,将玉米、苜蓿等原料按比例混合,误差控制在50克以内;德国韦斯伐里亚挤奶系统则通过RFID识别技术,在4分钟内完成单头牛的挤奶流程,同时自动生成产奶量、乳蛋白率等12项指标报告。”
每头奶牛的电子档案里,储存着详尽的数据。技术员展示的智能终端显示,编号188的奶牛昨日产奶42公斤,体温38.6℃,蹄部压力分布数据正常。“我们的健康监测系统,能通过运动步数、反刍次数等20多项参数,提前72小时预警潜在疾病。”白淑华说,这种精细化管理带来显著效益。
白淑华表示,计划于2025年底前将建成物联网平台,实现环境调控、疾病预警、产品追溯全流程数字化;2026年启动“5G+智慧牧场”项目,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采集牛只生理数据;此外,还将建立京津冀区域奶业数据共享中心,带动周边30家中小牧场完成智能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