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圈的操作有时候比电视剧还精彩,剧情反转快到让人目不暇接。没想到啊,红米Note15 Pro+刚上市,小米居然来了一波“骚操作”——硬生生把老机型的价格往上抬。很多网友直呼:这波是真的狠!
先说说这台新机红米Note15 Pro+。官方主打的亮点是“防摔”,好像全世界的手机用户每天都在和水泥地较劲。结果性能部分呢?搭载的是第四代骁龙7s处理器,说实话,这颗芯片的表现并不理想。性能甚至不如骁龙7 Gen4,跑分和骁龙7 Gen3差不多,基本就是个中端机水准,谈不上惊喜。
电池容量倒是做到了7000mAh,看起来很吓人,实际上意义有限。大电池带来的重量增加、机身厚度上升,体验未必舒适。而且在安卓手机的使用逻辑里,性能不够,大电池再大,也掩盖不了卡顿问题。就像买车一样,发动机不给力,你油箱再大,跑得也不痛快。
Turbo4 Pro和K80:被迫“涨价”的老将
有意思的是,反观红米自家另外两台机器——Turbo4 Pro和K80,之前价格可谓相当香。Turbo4 Pro搭载了骁龙8s Gen4,性能碾压Note15 Pro+不在话下,电池容量更是达到了7550mAh,国补后到手价一度只要1600元左右。你没看错,比Note15 Pro+还便宜。
再看看红米K80,作为一款旗舰机,配置更为豪华,骁龙8 Gen3+2K屏幕,性能、屏幕素质双在线,之前也跌到1500元左右,性价比简直炸裂。
但现在呢?为了让Note15 Pro+显得“不那么尴尬”,某东自营的Turbo4 Pro硬生生涨到了1800多元,K80也涨到1900元左右。网友们直呼:小米这波真的狠,自己掐自己。
性能才是刚需,防摔只是噱头
我个人对Note15 Pro+的看法很简单:不值得入手。主打的“防摔”卖点真的没那么刚需。我自己用过十几部安卓手机,摔坏的几率几乎没有,反而是因为性能不行,系统优化拉胯,用着用着卡顿掉坑的比比皆是。
换句话说,真正的痛点在于流畅度和性能,而不是“摔不摔坏”。毕竟屏幕碎了还能花点钱换,性能差劲了,整个手机就算修也没救。
iQOO Neo10:隔壁的搅局者
就在小米自家产品互相“内斗”的时候,隔壁的iQOO Neo10杀了进来,直接给出了一份“性能满配+价格良心”的答卷。
国补后价格只要1500多元,搭载的却是旗舰级的骁龙8 Gen3处理器,性能强大到不讲道理。再加上LPDDR5X+UFS4.1的存储规格,这可是顶级旗舰才有的配置。而Note15 Pro+呢?居然还在用UFS2.2,后期卡顿几乎是板上钉钉。
电池方面,Neo10有6100mAh,虽然比不上Turbo4 Pro的“大水桶”,但胜在配合120W闪充,回血速度快得惊人。屏幕也是1.5K 8T护眼屏,用起来舒适度远超低端LCD。拍照方面,IMX921传感器主摄足够日常,放在这个价位上可以说是良心。
1562元的价格,妥妥的“真香机”,完全碾压Note15 Pro+的性价比。
小米这波“套路”能走多久?
从商业角度看,小米这波操作其实很清晰:为了给新机Note15 Pro+让路,不惜抬高自家老机的价格,把消费者逼向新品。但问题是,消费者不傻,尤其是数码圈的用户,哪个芯片性能强,哪个手机更值得买,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Turbo4 Pro和K80涨价后,Note15 Pro+看起来似乎不那么差劲了,但一旦消费者转头去看看iQOO Neo10,甚至是OPPO、vivo的同价位机型,就会发现小米的套路根本站不住脚。
防摔只是噱头,性能才是真正的刚需。安卓手机市场竞争激烈,用户对体验越来越挑剔。小米如果继续靠这种“价格操作”来强行推新品,很可能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