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至30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在贵阳举办。作为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南方电网公司以“数聚电网·智赋生态”为主题,全面展示公司在电碳算协同、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电鸿物联、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
电碳算协同:电算筑基,生态聚力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爆发式增长的时代机遇,算力需求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对电力充裕稳定供给的需求也随之激增;而电力的绿色化转型,也离不开算力的高效运营、低碳发展。绿色电力和高效算力协同共生发展这一必然趋势,推动着我国“东数西算”与“西电东送”战略的深度融合。南方电网充分发挥电力基础设施的优势,全面融入和服务全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以电力可靠充裕供应,保障算力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全国统一电力交易市场,引导算力任务优化调控;以全国绿电绿证交易平台,帮助算力中心减碳脱碳,为我国智能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打造稳定、低价、绿色的算力。南方电网公司将自己的答案放在了2025数博会的“电碳算协同成果”展区。
电碳算协同价值体系的建成,离不开电算协同映射模型。据了解,南方电网首创不同训练框架、算力卡、大模型和数据量四维度测试矩阵,研发国内首个电算协同映射模型,该模型通过掌握计算任务、算力曲线数据,实现算力用电预测准确率达95%,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调度提供崭新的算力计量思路。
针对硬件架构各异、单位能耗千差万别的问题,南方电网自主研发了首套电算耦合实时算力计量表,创新建立“任务-资源-电力”三元耦合计量框架,并已在广州棠下数据中心完成行业首例电算耦合计量测试,成功获取电力-算力实时运行曲线。南方电网公司数字化部副总经理禤亮介绍:“未来,算力资源的使用有望像水、电一样便捷、统一、可量化。这就要求需要建立如电力计量一般精准高效的算力度量体系。通过电算计量映射模型研究,将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电算协同调控与联合调度提供基础支撑。”
基于模型与数据,南方电网公司还探索打造了电碳算协同运营系统,该平台如算力“导航仪”,不仅能实现算力任务的电力、算力、碳排实时监测,还基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交互获取算力负荷的出清电价,实现以电价信号驱动算力任务向低电价区域转移,可有效降低算力运营成本10%以上。
电算筑基,生态聚力。南方电网通过构建“电碳算协同”价值体系,为电力、算力与碳排放产品协同交易提供定价理论支撑,驱动“电碳算协同”资源融通和产业变革。这些成果充分地展现出南方电网在绿色化、数字化转型的长期实践与深耕发展。
数据要素赋能:可信流通,数据赋能
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如何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南方电网公司率先探索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在实践中打造出“试点引领-数据共享-场景共创-生态共建”的数据价值释放路径的完整闭环,支撑建设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推动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释放海量电力数据价值的前提是做好数据基础建设。从数字化转型及数字电网建设出发,南方电网公司建立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实现公司海量数据常态化采集和监控,保障公司数据共享开放用数需求,支持公司数据要素价值发挥。
为加快推动国家“双碳”目标、“两型”建设落地,促进能源数据产业发展,南方电网公司于2024年8月率先启动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历经一年,在数据资源共享、规则机制构建、高价值场景共创、数据生态打造、生态运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至此,通过汇聚整合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数据资源,连接多方生态主体,围绕三大方向共创场景应用,南方电网公司以国家级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为契机,打造了能源与跨行业数据可信管控、资源交互、价值共创的数据流通枢纽和应用生态的样板工程。
创新人工智能发展:以数生智,以智赋能
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南方电网公司以“Data for AI”锻造智能时代数据基座,汇聚电力全领域数据建成高质量样本库,驱动超350个业务与技术场景的智能化升级;以“AI for Data”赋能数据全生命周期跃迁,支撑从数据资源到智能生产力的高效转化。
南方电网以“Data for AI”锻造智能时代数据基座,通过承接国家数据局试点工程,建成调度、规划、输配电等领域六个高质量数据集,入选国资委央企高质量数据集优秀建设成果。
南方电网公司数字化部总经理龙云说:“AI for Data,是构建以AI为核心构建更广范畴的数据管理智能化体系,推动面向结构化、非结构化等多类型数据的高质量管控,以AI生成、AI核查等技术赋能数据质量提升,以AI的智能识别与分析提高找数用数的精准性和便捷性,实现‘找数-算数-用数-管数’全生命周期AI赋能。”
南方电网深度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数智技术“新引擎”,以高质量数据集催生高质量大模型,以高质量大模型推动高质量场景建设。
电鸿在工业领域新延伸: 夯实技术底座 突破技术瓶颈
本届数博会上,南方电网将发布电鸿物联操作系统3.0前瞻版(以下简称3.0版),3.0版突破混合部署、实时内核等核心技术瓶颈,进一步夯实技术底座,推动电鸿成为能源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在1.0版本初步构建统一电力物联数字底座的基础上,2.0版依托电鸿的5大内核版本增强连接便捷、网络安全、资源高效、应用赋能等核心组件,在示范区应用验证了全场景能力。据悉,3.0版持续推进系统根技术的迭代研发,实现四大核心特性:实时零抖内核、弹性混部底座、可信互联总线和安全隔离并发,向工业控制领域延伸,解决电力工业互联网中设备业务处理效率低、资源受限及安全隔离不足的问题。
南网数研院总经理胡荣谈到,电鸿3.0前瞻版不仅是技术的创新升级,更是能源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推动电鸿从电力专用系统扩展为能源物联网通用平台,带动芯片、终端、应用全链条国产化,同时,为电鸿拓展至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多领域奠定了基础。据了解,电鸿的迅猛发展,已吸引超500家产业链厂商加入,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协同创新格局。(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