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论述,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学成就,进一步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8月28日,2025年河南省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仪式在省科技馆举行。省委副书记张巍、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晓红、省政协副主席霍金花,中国科学院院士常俊标出席当天活动。
现场同步举办“河南省全国科普月主题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携“河南非遗一张图”、河南非遗数字人“晓豫”等非遗数字化成果参展,向大众传播非遗数字化的创新体验。
“河南非遗一张图”是河南非遗资源的“数字资产库”和传承弘扬的“集中展示区”,充分利用百度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多项技术打造。平台直观和系统地梳理展示了河南省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基本信息、传承谱系、技艺特点、授徒传艺等内容。同时,将河南非遗领域中异构的知识结构化,构建起了智能化的知识关联,实现非遗代际传承、地理分布流布范围等关联内容的直观呈现,创新性地打造了非遗数字化全方位关联展示模式,成为全国领先的非遗可视化知识图谱。
河南非遗数字人“晓豫”,依托百度文心智能体平台构建,整合了31万条河南非遗标准化数据,采用AI技术实现持续自我迭代优化。其视觉形象以河南豫剧花木兰原型为基础,融合古风与科技元素生成数字化外观。“晓豫”具备非遗知识智能问答、活动信息推送、AI绘画创作三大核心功能。
为更好传承和传播非遗,百度文心智能体平台推出“云上守艺人”计划,免费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打造智能体“数字分身”。活动当天,部分河南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智能体亮相活动,观众现场扫码即可与非遗传承人的“数字分身”对话,了解其非遗技艺特点。
本次活动获得众多专业人士和市民的关注和互动参与,现场纷纷积极体验河南的非遗数字化成果。
本次活动通过看得见、摸得着、能互动的方式,让古老的非遗借助现代科技“活”了起来。“河南非遗一张图”让复杂的传承谱系和分布一目了然,数字人“晓豫”和传承人智能体则让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在互动体验中轻松了解非遗、走近传统。
这些数字化尝试不仅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播打开了新思路,也让科普活动更加生动有趣。科技真正做到了为文化服务,让传统不再遥远,让传承更加有温度。这是一次实实在在的、让老百姓看得懂、感兴趣的文化科普,为河南非遗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