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龙虾为何能红遍天下|活力中国调研行
创始人
2025-08-29 09:42:41
0

  【编者按】 8月25日,由中宣部组织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在武汉启动。6天时间,采访团将分南北两线赴武汉、鄂州、潜江、天门、荆州、宜昌、孝感、随州、襄阳、十堰等地,走访调研,解码湖北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密码。

大河财立方报道团全程参与,一起探秘活力湖北。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诗昂 文 冉衡 摄影】 外来物种小龙虾并非潜江独有,为何潜江龙虾红遍天下?

8月26日,记者来到潜江,探寻潜江龙虾走红之路——在潜江市生态龙虾城,龙虾门店鳞次栉比,食客络绎不绝,小龙虾精品菜肴可以做到128道;在张家窑“四季有虾”试验示范基地,负责人介绍,三年探索,终于攻克“养大虾、养好虾”“四季有虾”难题,进一步筑牢潜江龙虾技术壁垒;在小龙虾交易中心,小龙虾经由虾车站发往全国各地,中心集聚龙虾资源,将鲜活小龙虾交易流通量做到全国第一,抢占更大市场话语权。

完备的产业链条,加上升级为国家、行业标准的“潜江标准”,潜江龙虾做到了“品牌最响、品质最优、体量最大、城市最火”。

这些行动,换来的是全国十只小龙虾潜江占其三,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870亿元,品牌价值达527.2亿元……

当下,全国各地都盯上了小龙虾这一夏日爆品。潜江龙虾红遍天下的经验,可以复制吗?

做好一盆虾,让潜江刮起的红色旋风吹向全国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原生于北美,是地道的外来物种。为何全国每10只小龙虾,有三只来自潜江?

对于潜江龙虾的“发家史”,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办公室主任张玮如数家珍。“1998年,潜江当地人称‘小李子’的李代军,偶然尝试将油焖仔鸡的方法复制到小龙虾身上,创新推出‘潜江油焖大虾’菜品,迅速在全国掀起一阵‘油焖大虾风’,小龙虾逐渐成为‘宵夜之王’。”张玮说。

潜江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小龙虾餐饮方面,潜江已经拥有“油焖大虾”“蒜蓉大虾”两个中国名菜招牌,创新推出了“清蒸虾”“卤虾”“柠檬泡泡虾”等128个小龙虾菜品,其中包括10道湖北名菜,“潜江油焖大虾”更是楚菜十大菜品代表。

随着油焖大虾的爆火,龙虾需求暴增,进而带动养殖业发展。

这一说法,得到了潜江“虾皇”品牌创始人潘红羽的确认。“潜江龙虾是餐饮带动起来的,旺季时,我们每天能消耗6~8吨小龙虾,因此也自建了养殖基地。”8月26日,入夜时分,潜江市生态龙虾城热闹非凡。

在地标建筑——高15米、长18米的小龙虾雕塑旁,这家号称全国最大小龙虾餐饮单体店内,300张餐位座无虚席。

食客最喜欢的,还是经典的油焖大虾、蒜蓉大虾。除了这些,潘红羽花费2年研制出的柠檬泡泡虾,其冰爽、清新的独特味觉,也备受食客青睐。

潜江市生态龙虾城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潜江龙虾”的一张名片,龙虾城堪称名副其实的“小龙虾美食天堂”,每年有200万人次游客前来“吃虾打卡”,年餐饮业产值达1.5亿元,成为推动潜江餐饮经济与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餐饮开路,无往不胜。“目前,我们在湖北省内拥有5家直营店,在北京、浙江、江西、河南、新疆等地有近百家合作加盟店。”潘红羽介绍。

而整体来看,当前,全国已有潜江龙虾餐饮直营和加盟店3000多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

养好一只虾,让“农业革命”更具科技范儿

将地图切换至卫星图,大大小小的长方形湖田,遍布潜江。作为历史上的古云梦泽一角,潜江在过去长期受水的困扰,一年只能种一季中稻,不少农民只能抛荒外出谋生。

随着小龙虾在餐饮市场的持续火爆,引爆了小龙虾养殖的快速发展。

张玮介绍,2001年,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农民刘主权尝试利用抛荒的低湖田养虾,探索出“虾稻连作”(一季虾一季稻)模式,亩平均产虾100公斤,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潜江全市范围迅速推广,并于2006年写入湖北省委“一号文件”。

到了2005年,潜江龙虾产业步入正轨,不再依靠野生捕捞,小龙虾人工养殖面积和产量开始持续快速增长。

2010年,潜江市水产局技术团队历时三年在“虾稻连作”基础上创新推出“虾稻共作”(一季稻两季虾)模式,大幅提升养殖效益及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亩平均产虾200公斤、水稻600公斤,亩平均纯收入5000元左右,在全国范围大面积推广,被农业农村部专家誉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典范,现代农业的一次革命”。

当下,潜江正全力推动养殖量、加工量、交易量、消费量“四量齐升”。

数据显示,潜江小龙虾养殖面积达94.7万亩,其中虾稻共作面积89.7万亩,打造万亩养殖基地13个、千亩基地70个;上半年小龙虾养殖产量12.25万吨,同比增长4.6%。

产量还能再提升吗?答案就藏在潜江市张家窑“四季有虾”试验示范基地。

17口水塘、170亩水面,这些池塘不仅用来养虾,更承担着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科研实验和“四季有虾”池塘养殖模式的验证功能。

8月26日,该院副院长李明波告诉记者,传统小龙虾大田养殖,主要是春季投苗,夏季集中上市,秋冬几乎空档。集中上市、价格波动大,农户收入周期短、波动明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这是传统方法的问题所在。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四季有虾”。

三年探索,“四季有虾”池塘精养模式升级到2.0版本,创新形成了“早稻+冬虾+早春虾”的循环养殖模式,实现一田三收:一季优质稻,冬季和早春的大规格小龙虾生产,综合产出和生态效益都显著提升。

“四季有虾”模式的成功,有效助力小龙虾餐饮从火一季向火全年发展,让小龙虾与传统的春节消费旺季有效衔接起来,掀起更火爆的消费热潮。

“我们将力争年底完成冬虾养殖面积10万亩、养殖产量达到3.2万吨。”潜江市定下目标。

卖好一盒虾,兴起一个明星产业

养好虾是基础,做大做强产业,还要用好虾、卖好虾。唯有锻造好产业链条,才能增强产业硬实力。

在这个过程中,就不得不提两家企业。

张玮介绍,在探索“虾稻连作”的同一年,刚下海的潜江浩口镇集体企业负责人郑玉林先知先觉,将其畜禽公司改名为禾亿水产公司,从事小龙虾加工,为江苏的出口企业供货,禾亿水产是后来全国小龙虾加工龙头企业莱克水产的前身。另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是在外地从事虾仁加工的潜江人漆雕良仁,20世纪90年代末回到潜江,注册成立华山水产公司,是后来潜江另一家全国小龙虾加工龙头企业。

两家龙头企业从事小龙虾系列产品加工,不断扩规壮大,拥有自营出口权,产品远销日韩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潜江成为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持续领跑全国,成就“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湖北,湖北龙虾看潜江”的美誉。

如今,在两家企业身后,潜江小龙虾规上加工企业多达19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14家,年加工能力80万吨,开发整肢虾、虾仁、甲壳素及衍生品等系列产品60多种,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工出口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实际上,围绕二产提质,潜江还在推动小龙虾产业的精深加工。大河财立方记者了解到,目前当地正在大力实施水产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鲜、省小龙虾产业链奖补资金等项目,新增设备数超200套;上半年全市小龙虾收储加工达25.2万吨,同比增长5.9%;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小龙虾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和工艺创新,成功承接2024年湖北重大科技成果——功能性壳寡糖制备全产业链开发及高值化利用,完成甲壳素、壳寡糖中试生产基地落户合作协议签订。

三产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有“中国虾谷”之称的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

建设方潜网集团董事长康峻介绍,为解决鲜活小龙虾的经营主体零散、各自为阵、产业“碎片化、无序化”问题,小龙虾交易中心应运而生。除了聚集湖北小龙虾资源外,中心还聚集像安徽、湖南、江苏、江西、广东、广西等地优质小龙虾资源到交易中心,基本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让全国消费者体验来自潜江的“红色风暴”,实现了潜江龙虾全产业链产品的大流通。

多年发展,该中心线下交易从最初的1个原始仓库交易,30多个交易档口,年交易额0.4亿元,经过多年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完善配套建设、集聚龙虾资源,鲜活小龙虾交易流通量做到了全国第一,2022年交易额便突破100亿元。

未来,潜江龙虾向何处?

潜江市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聚焦四季有虾、工厂养殖、标准制定、精深加工、菜品创新等关键环节精准突破,推动“潜江龙虾”由一季红变四季红、由一桌红变满堂红、由一城红变天下红,加快形成千亿龙虾特色产业集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赣能股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赣能股份(000899)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网传AirPods Pro 3... 8月29日,苹果新一代无线耳机AirPods Pro 3已进入发布倒计时阶段。据爆料人Majin B...
36岁男子驾车被落石砸中身亡,... 极目新闻记者 李贤诚5月2日晚8时许,河南洛阳的田先生驾车载着妻女一行四人在当地栾川县一处国道上突遇...
苹果警示英国“欧盟式”监管影响...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8月28日消息,据BBC报道,苹果公司近日就英国拟议的科技行业监管措施发出警示...
柯建铭绝非唯一“战犯”!媒体人... 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全台大罢免大失败,民进党掀起检讨声浪,其中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成为众矢之的,身兼民进...
伦敦地铁外放手机声音或罚款10... 当地时间8月26日,伦敦交通局发布倡议,劝导乘客在听音乐、玩游戏和打电话时使用耳机,不要外放声音。如...
中微半导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微半导(688380)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外交部:愿同美方相向而行 继续... 今天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二场记者招待会,介绍坚...
“AI应用元年”赛程过半,De... 文 | 点点数据 2025年初,DeepSeek系列开源大模型的发布,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