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瓿瓶耐内压测试仪,是专门用于检测安瓿瓶(一种用于盛装药液的玻璃 / 塑料密封容器)在内部压力作用下抗破裂性能的专业设备,核心目的是验证安瓿瓶在临床使用(如药液抽取、高温灭菌)或运输过程中,是否会因内部压力升高而发生破裂、漏液,从而保障药品安全与使用者安全。
核心检测目标与意义
安瓿瓶作为直接接触药品的 “包装容器”,其耐内压性能直接关联药品质量与使用安全。若耐内压性能不达标,可能在以下场景中引发风险:
高温灭菌环节:药品生产后需经高温灭菌(如 121℃湿热灭菌),瓶内空气受热膨胀会导致内压升高,若耐内压不足易破裂,导致药品污染或报废;
临床使用环节:医护人员抽取药液时,若操作不当(如注射器推注空气过快),或药液本身因温度变化产生压力,可能导致安瓿瓶破裂,划伤手部;
运输与储存环节:运输过程中的颠簸、海拔变化(气压差异)可能间接影响瓶内压力,或低温储存后复温导致内压波动,引发破裂漏液。
因此,该测试仪的核心目标是:模拟安瓿瓶在实际场景中的内压变化,检测其在规定压力下的耐受能力,判断是否符合药品包装相关标准(如中国 GB/T 2637-2016《安瓿》、国际 ISO 9187《玻璃安瓿 耐内压测试方法》)。
工作原理
测试仪通过 “密封固定 - 内压施加 - 保压监测 - 结果判定” 的闭环流程,模拟安瓿瓶的内压受力场景,具体步骤如下:
样品准备:选取待测试的安瓿瓶(需符合标准规定的 “无裂纹、无气泡” 外观要求),若为玻璃安瓿瓶,需先检查瓶身是否有微小瑕疵(避免初始缺陷影响结果);
密封固定:将安瓿瓶开口端(或通过专用密封接头)与测试仪的压力系统连接,确保接口密封无泄漏(通常采用硅胶密封圈或气动夹紧结构);
压力设定:根据测试标准(如 GB/T 2637 规定 “1mL-2mL 安瓿瓶需耐受 200 kPa 压力并保压 30s”),设定 “升压速率”“目标压力”“保压时间”;
动态测试:设备通过高压气源(或液压系统)向安瓿瓶内缓慢施加压力,达到目标压力后进入保压阶段;同时,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瓶内压力变化;
结果判定:
若保压期间安瓿瓶未破裂,且压力降≤标准规定值(如≤5 kPa/30s),判定为 “合格”;
若保压期间出现瓶身破裂、接口泄漏(压力降超标准),则判定为 “不合格”,需追溯安瓿瓶的生产工艺(如玻璃材质、壁厚均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