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科技向善,重构营养健康管理新场景”学术交流会在京举行。行业协会领导、健康领域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精准营养技术创新、慢病防控实践、临床营养干预价值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如新集团首席产品执行副总裁贺杰德
如新集团首席产品执行副总裁贺杰德表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设定了明确且可量化的目标,这已经走在了世界前沿。在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如新确立了清晰而坚定的战略方向:以基因表达科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驱动,重点深耕抗衰老、代谢健康及认知健康三大核心领域。可以说,中国“健康中国2030”战略和如新的发展战略高度一致。我们愿意将科技创新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方案,为全球民众带来普惠的健康福祉。”
专家献策:
聚焦慢病防控与临床价值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志强强调,以如新公司为例,他们通过40余年的保健食品研发制造和产品服务的知识沉淀与经验积累,探索出自己的健康管理之路,致力于个性化与精准营养,从生活方式、体型管理、抗氧化、营养素等多维度推出全面代谢健康管理方案。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志强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原副所长翟凤英在演讲中介绍了“隐形饥饿”概念,她建议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为指导,践行“膳食平衡宝塔”原则,保证杂粮、蔬果、奶、坚果等摄入,同时通过“平衡膳食、适当运动、早防早治”等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慢病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原副所长翟凤英
航天中心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北京卫健委健康科普专家许美艳则从临床视角,分享“营养干预的临床价值与社会意义”。她指出,临床营养需遵循“5阶梯疗法”,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营养教育、口服营养补充、肠内/肠外营养等途径,尤其关注肿瘤患者、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
航天中心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北京卫健委健康科普专家许美艳
创新成果亮相:
如新PRYSM iO开启智能健康管理新纪元
如新集团全球研究与开发总监任一萍博士在“重构营养健康管理的‘科技中枢’”主题演讲中,重磅介绍了公司最新科技创新成果——PRYSM iO超光谱智能扫描仪。她指出,全球健康寿命与预期寿命差距已扩大至9.6年,氧化应激(自由基攻击)是衰老与慢病的关键诱因,而类胡萝卜素作为人体抗氧化网络的“第一道防线”,其存量可直观反映抗氧化能力。
如新依托1930年诺贝尔奖成果“拉曼光谱”原理,发明了可以无创测量皮肤类胡罗卜素水平的光子扫描仪;有着40年研发积累的如新,历经20多年,在全球收集2600万次扫描数据。在此基础上,如新再攀巅峰,以全新的技术打造出PRYSM iO。该设备通过超光谱吸收技术,15秒内即可收集数十万皮肤反射数据,在拉曼数据库的指导下,进行AI驱动的机器学习,生成身体防御指数,透过皮肤类胡萝卜素水平、反映氧化压力及营养状况。
如新集团全球研究与开发总监任一萍
任一萍博士通过数据证实:吸烟、肥胖、蔬果摄入不足人群的指数显著偏低,而规律摄入营养补充剂、改善生活方式后,指数可快速提升至“绿色健康区”。该设备的推出,是营养健康管理从“模糊判断”迈向“科学量化”的体现,为家庭、社区健康营养管理提供了便携工具。
展望未来,贺杰德表示,如新将始终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为理念,依托健康大数据,为消费者提供从健康检测(如PRYSM iO)到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饮食、运动、营养补充等)的全链条服务。以科研为锚点,探索科技在健康领域的更多可能,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普惠的健康福祉,为提升消费者健康素养、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