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孙佳森)“VR体验游戏、数字交互沙盘、壁画互动小游戏、沉浸式互动空间……”本届文博会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科技+”赋能,机器人舞蹈、仿真AI机器人以及“数字化下的文物”等吸引无数观众驻足,以沉浸式科技体验,开启古今时空的穿梭之旅。
太原馆展厅内,从晋祠由何而来、什么是晋祠,到晋祠宋代塑像、古建、盘龙,主题为“晋祠虚拟世界探索之旅”VR游戏吸引了无数青少年们围观争先体验。
“晋祠虚拟世界探索之旅”VR体验游戏是寓教于乐的存在,它是我省首部以晋祠为题材的全3D交互型VR数字体验产品,该产品全程体验约12分钟,观众佩戴VR头盔系统,便可沉浸式置身于晋祠场景中,了解到与晋祠相关的神话传说、发展脉络等,还可以站在圣母殿前与站殿将军游戏互动,也可以近距离观赏宋代侍女塑像翩翩起舞的样子。
据派嘉数创创始人葛晓峰介绍,这是我省文物数字化保护成果与文化旅游产业结合的一次尝试,是提升文物旅游景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一次探索。该产品于2019年亮相,并代表太原市政府远赴法国留尼旺岛进行文化交流活动,获得当地游客的赞扬和追捧;2020年2月,被国家文物局收录进“互联网+中华文明”优秀项目成果名录。
让文物活起来,让数字化扫描下的文物真正活化利用。葛晓峰介绍,此次展会,他们团队还带来“晋祠古建筑互动沙盘”“指间上的活壁画”以及北齐系列互动小游戏。这样的“数字+”不仅让文物表达更加生动,更注入了趣味性,成为男女老少皆喜爱的科普产品。
“文物不再是沉睡的状态,还可以多元表达。”葛晓峰表示,借助数字技术手段,将古今串联,将时空联动,让受众可以通过沉浸式体验感知到文物的温度以及守护文明的重要性。
此外,在山西文博集团展厅,主题为《壁上丹青,古剑奇观》的沉浸式互动空间正在梦幻联动。一个空间可以容纳20人,每个人都可以站在不同角度触碰文物故事。此次文博会上,该空间以佛光寺、应县木塔、晋祠等三大国宝为主线,从价值、历史、建筑构造等内容出发,每一件文物数字体验都设置了180秒倒计时,真正将游戏、动画、数字扫描技术、科普释义等融合起来,观众们可以触屏即触碰文化,生活、形象地了解到文物“活”起来以及掌心中的文明。
(责编:刘_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