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Maxar Technologies已完成全球亚米级三维地形数据的商用布局,其Precision3D系列产品覆盖全球、提供0.5米级表面精度和3~5米高程精度,为科研、农业、环境、旅游规划等行业提供了近乎“实景”的全球地理底图。这一现状,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在全球高精度地形数据领域,该如何保持科研创新,并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01
全球亚米级三维地形数据已成为现实
Maxar、Airbus、NTT Data等西方企业通过多年的高分卫星布局和商业化运营,实现了全球范围内高分辨率地形覆盖。
Maxar Precision3D:0.5米级表面精度+3~5米高程精度,全球覆盖,支持科研、国防、灾害监测等多种应用。
Airbus WorldDEM Neo:5米栅格精度DEM,绝对垂直精度约1.4米,也可全球获取。
Airbus WorldDEM地形示意图
从左到右: 鸟巢1.5米, 50厘米和30厘米分辨率影像
这意味着,对于全球环境研究、粮食估产、气候变化分析、跨国旅游规划等宏观应用,国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已经拥有了“统一标准、可直接使用”的高精度底图,而国内研究人员若只能依赖30米或10米级开源数据,就会在效率和精度上处于劣势。
02
中国的现状与挑战
中国拥有庞大的高分卫星体系和专业测绘队伍,理论上具备生成亚米级全球三维地形数据的能力:
天绘一号、高分三号、七号卫星可提供亚米级立体影像和米级DEM。
国内科研机构可生成局部或全国范围的高精度三维地形,精度足够满足大部分科研与工程需求。
然而,中国目前主要对国内用户实施严格保密和管控,没有采用西方国家常用的“分级管理”模式,将军事和民用数据分层处理。结果导致:
对科研创新形成掣肘
国内科研人员和高校无法获取高精度地形数据,只能依赖公开低精度数据,科研效率和创新能力受到限制。
在气候变化、农业估产、自然灾害预测等跨学科应用中,缺乏高精度底图,难以做出国际领先成果。
对产业应用形成阻碍
企业无法使用国内卫星生成的高精度地形进行自主开发,依赖国外数据不仅成本高,而且形成技术依赖。
智慧城市、数字孪生、无人驾驶等产业创新速度受限,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对外影响有限
西方国家早已用卫星覆盖全球,中国的封锁对国际市场几乎没有影响。
国内封闭政策只是把科研创新能力“锁在国内”,无法形成国际竞争优势。
换句话说,过度强调安全与保密,而不采取分级管理,导致“对外限制微弱,对内限制严格”的局面,扼杀了科研创新能力,也拖慢了整体科技进步的步伐。
03
过度保密带来的经济与科研成本
过度强调安全与保密,导致国内科研机构、企业和高校无法直接获得本国高分卫星和测绘资源生成的亚米级三维地球数据。结果是:
不得不依赖国外数据
巨额公帑浪费
国内投资了大量高分卫星、测绘设备和科研力量,却因政策限制无法充分利用。
同样的科研任务,资金和技术资源被迫“流向国外”,形成重复投入,造成国家财富浪费。
拖慢自主创新步伐
依赖国外数据,科研和产业无法形成独立的数据处理、算法开发和应用场景积累。
在人工智能分析、数字孪生、气候模拟等领域,创新速度被迫放缓,国际竞争力受影响。
换句话说,过度保密不仅扼杀科研创新,也直接增加经济负担,是隐性资源浪费。采用“分级管理+合理开放”策略,既能保护国家安全,又能让国内投资产生最大效益,是未来必走之路。
04
保持科研创新的路径
面对全球高精度地形数据商业化已成常态,中国科研机构和企业仍有多条可行路径保持创新优势:
融合国内高精度数据与国际资源
利用国内卫星和无人机航测生成局部亚米甚至厘米级数据,与Maxar等全球数据结合,形成混合精度、差异化研究。
专注特色应用与智能化分析
不仅仅是提供地形数据,更要在AI分析、数字孪生、环境模拟、灾害预测等场景做深度挖掘。
建立国内分级管理和科研开放机制
借鉴西方经验,将军事敏感数据与科研民用数据分层管理,对科研和高校适度开放高精度地形数据,同时保障国家安全。
形成国内共享科研生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弥补国际差距。
跨国科研合作
在“一带一路”、联合国粮农组织等项目中,利用国内卫星与国际数据结合,形成联合研究成果,既保障技术自主,又拓展国际影响力。
05
赢得全球竞争的关键
精度不再是唯一优势:Maxar的全球亚米级数据已覆盖大部分领域,中国的突破需要在智能分析、应用创新和数据融合上下功夫。
科研创新为核心驱动:通过开放科研平台、差异化数据服务、跨学科应用,中国可以在特定领域形成领先优势。
政策与产业协同:通过分级管理合理开放科研和民用数据,同时保留国家安全敏感数据,是赢得全球竞争的重要策略。
结语
Maxar全球亚米级三维地形的商业化服务,给全球科研与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便利,也提醒中国:拥有卫星和测绘能力并不等于拥有科研话语权。
如果国内过度强调安全与保密,而不采取分级管理,结果是“对外影响有限,对内限制严格”,扼杀科研创新能力,拖慢科技进步的步伐,同时还造成巨额公帑浪费。
未来,中国需要在技术自主+数据应用+智能分析+合作开放+分级管理等多维度发力,才能在全球三维地形领域保持竞争力,并让国内投资产生最大效益。
作者 | 吴必虎 ChatGPT
编辑 | 周晴
图源| 网络
中国需要在技术自主+数据应用+智能分析+合作开放+分级管理等多维度发力,才能在全球三维地形领域保持竞争力,并让国内投资产生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