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
达州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一角。(达川融媒供图)
进入8月下旬,四川达州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更加繁忙,园内企业川达立盈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正在加紧赶订单。这份超1000万元的订单来自俄罗斯,包含10000余套主要用于生产小型微耕机的农机零配件。
今年3月,达州研发的“商用AI行株间除草机器人”亮相西南农机展,引发广泛关注。5月初,该产品正式获得欧盟CE安全认证和北美EPA排放认证,成为国内唯一同时通过欧美“双认证”的商用除草机器人,目前已远销加拿大、新西兰。
从生产线下线的达州造微型农机。曾业 摄
破冰极寒市场:
超千万元订单落子俄罗斯
8月22日,达州烈日当空,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车间内火花飞溅。30余名工人轮班赶制微耕机零配件,这些产品将经满洲里送往俄罗斯西伯利亚。
“这批双模动力机型能在-40℃的极寒条件下启动,卖到俄罗斯的话,还可以享受到俄罗斯农业部30%的进口补贴政策。”车间主任张崇任介绍,他们研发生产的“柴油—电力”双驱设备,技术过硬,打动了俄罗斯客商。
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面临农机配件严重短缺的状况,尤其是中小型农机设备缺口显著。2024年起,俄罗斯农业部对进口农机实施30%补贴政策,并加速推动农机设备本土化替代。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敏锐捕捉到这一商机,迅速展开适配俄罗斯极寒环境的柴油—电力双模动力微耕机研发,最终在今年初攻克技术难关获得成功。
今年4月,黑龙江密山农机对接会成为关键“跳板”。会上,在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的帮助下,国内多家农机企业斩获4034万元对俄订单——其中,达州微耕机核心部件被纳入采购清单。达州农机凭借轻量化设计,解决了俄罗斯冻土区大型设备笨重、效率低的痛点,引发俄方采购商关注。今年7月,达州收到来自俄罗斯的超千万元订单。
“目前,每天都有30多人加班加点生产,日产能达到120套,预计能在11月完成交付。”川达立盈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张崇任介绍,达到交付条件后,他们的产品可借助“达州—万州—长三角”铁水联运,只需要15天左右便可抵达俄罗斯远东农场。
车间工人正在对产品进行调试。曾业 摄
“铁牛”勇闯欧美:
大巴山孕育国际认证样本
今年以来,达州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的产品展示中心里,增加了不少新产品。其中,一款名为“商用AI行株间除草机器人”的现代农机,一经展出就成为“明星”。8月19日,参加公益夏令营的小朋友到此参观,对它充满好奇,曾围着讲解员问了十多分钟。
“请看,机械臂的除草轨迹,误差率仅万分之六。”8月初,研发生产这款产品的铁牛云智(四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龙章进,曾带队向前来考察的客商现场演示机器人作业。“这款机器人能借助AI技术精准识别蔬菜和杂草,一台机器一天可除草50到80亩。”
出口到加拿大的商用AI行株间除草机器人。(受访者供图)
这是国内目前唯一的商用AI除草机器人,经历18个月研发。经过改良和升级后,今年5月,该产品正式通过欧盟CE和北美EPA认证,成功销售到加拿大、新西兰等国,近期将向加拿大交付首批通过验收检测的订单产品。“欧美农场电压复杂,我们做了220V~380V宽电压适配,还预装了英语、法语双语系统。”龙章进介绍,这是达州市首批走出国门的智能农机。
当前,达州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已形成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于一体的农机装备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园区已签约企业20家,落地12家,投产6家;已建成生产线18条,下线产品28款,业务涵盖智能农机、农业机器人及零部件生产等9大领域,多款产品都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达州造的“铁牛”穿越太平洋登陆加拿大农场,农机产品横跨西伯利亚驶向俄罗斯车间——大巴山深处的机械轰鸣,已悄然叩开全球市场大门。达州“铁牛”勇闯欧美,大巴山孕育出国际认证样本,既是达州农机装备研发制造的技术实力体现,也是达州“重振巴渠雄风 重塑大市荣光”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