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盛港地区康林小学的一起校园霸凌案引发了公众热议。事件中,受欺负女生的母亲Ni Yin在网上详细公布了霸凌事件的经过,并要求严惩三名霸凌者。Ni Yin表示,如果事件中她的女儿也有错误,她绝不会姑息。
8月20日,新加坡教育部公布了本案的处理结果和详细时间线。此外,教育部还呼吁家长不要在网络上煽动情绪,应当冷静理智地与学校和社会共同解决霸凌难题。最初,Ni Yin曾要求将女儿转学,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沟通后,Ni Yin同意在后续配合校方,让孩子逐步消除心理障碍后返校。
▲康林小学
教育部公布时间线
其中一名小学生已被执行鞭刑
根据新加坡教育部梳理的时间线,这一霸凌事件的范围和程度有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今年4月,受害女生状告学生A使用侮辱性言语,但她本人也有言语回应,老师要求双方互相道歉。到了7月,受害女生经历多次调换座位后,仍被学生A和B语言侮辱,同样由于她本人也参与“还嘴”,老师责令三人相互道歉并且“努力修复友谊”。此后,学生A、B、C均多次向受害女生家中打去骚扰电话,学生C更是向女生及家人发出死亡威胁。
8月7日,受害女生的身上出现淤伤,校方查看监控发现系学生C用书包砸向女生造成的。当时,班上老师的注意力放在别的学生身上,没有注意到这一事件。
根据校方和教育部通报,这三人均为9岁的三年级学生,学生A通过自己家长拿到了受害女生家里的联系方式并分享给其他二人。校方第一时间对三人进行了停课处理,并表示后续将与三人的家长沟通教育问题。8月12日,在与学生C的家长沟通后,C已被执行鞭刑。同时,校方多次和家长Ni Yin沟通处理方案。
“网暴本身也是霸凌,将传递错误信号”
新加坡教育部表示,他们和校方都坚决反对欺凌和伤害行为,但同时不鼓励受害女生家长在网络上渲染情绪,放大案情。“我们理解孩子可能受到伤害行为的影响,由此带来家长的焦虑,我们敦促家长与学校密切合作,保护孩子的健康。当父母选择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夸张的、片面的言论时,这会给他们的孩子带来进一步的情感困扰,并阻碍学校的康复和调解努力。”
新加坡教育部表示,这起案件引发了针对教育工作者和幼儿的网络攻击和人肉搜索热潮,为此将按照教育部章程采取坚决行动,保障员工的福祉。“这些网暴行为本身也是霸凌,将给孩子们传递错误的信号。”
在新加坡教育部的账号评论区中,很多网友对处理意见表达了不满,认为教育部对受害女生和家长的指责过于苛责。也有为人父母的网友认为,如果孩子遇到霸凌事件,家长应该第一时间配合校方尽量解决问题。一名自称是新移民的网友表示,如果对处理结果不满意,可以走法律途径起诉并且申请转学,把事情放到网络上试图引导舆论的做法,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