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广东深圳的两名游客
在台风预警期间
违规进入自然灾害危险区被困
经救援人员近12小时的艰苦搜救
游客被成功转移至安全区域
事后
当地相关部门依法对两名当事人
作出每人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据了解
这是全国首张自然灾害综合法规罚单
不少人在了解详情后呼吁
“全国推广!”
无视预警
擅闯危险区
7月19日,台风“韦帕”蓝色预警生效期间,两名男子无视警示,擅自闯入危险区域,遇险并报警。深圳市大鹏新区应急管理局综合防灾减灾科科长陈志亮称,“他们是上午10点半从登山口进去,晚上8点报警,当时已经是台风黄色预警了。”
接到报警后,大鹏新区消防救援大队和南澳森林消防中队各派出队员,连夜开展救援。
南澳森林消防中队队员梁明介绍:“一晚上下雨、刮风,全身都湿了,山上风很大、很冷,我们寻找他们的路是驴友开出来的野路,上去难度很大,只能抓着树木一步一步走。(下山)一路不是走下去,而是滑下去的。”
20日凌晨2时30分左右,救援队员找到了报警求助的两名男子。由于台风继续逼近,夜间风雨交加,他们决定天亮之后再返回。7时40分左右,回到登山口时,台风预警已经升级到橙色,距离两名男子报警过去近12个小时。
大鹏新区应急管理部门引述调查笔录介绍,这两名男子自称是徒步爱好者,有户外运动经验,但救援队员梁明说,他们随身的装备并不专业。“可以说没带什么东西,手电、食物、充电宝都没有,到报警时手机就剩下百分之几的电了,有一个人还穿的是洞洞鞋。”
救援人员营救被困游客
全国首张罚单长啥样?
根据《深圳经济特区自然灾害防治条例》,未经发布响应措施的人民政府批准,进入临时划定的自然灾害危险区的,由应急管理部门责令离开,对单位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应急救援所产生的相关费用由违法主体承担。
8月15日,这两名男子被罚款每人5000元。据介绍,这也是全国首张自然灾害综合法规罚单。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游客不听劝阻违规进入危险区域的事件频发,不仅危及自身安全,还耗费大量公共救援资源。
安徽一未开发山区立“敬告牌”,7月有13人失联
据2025年8月19日报道,一张关于多起游客失联事件的红色“敬告牌”引起热议。该“敬告牌”设立于安徽宁国市云梯畲族乡毛坦村“大野洼”一处山野水潭入口处,内容显示为“2025年7月12日,来自上海的11名游客在大野洼失联;2025年7月9日,来自江苏的2名游客失联。未开发区域,为了您的人身安全,禁止进入”。当地一名工作人员证实,13名驴友均已被成功寻回,“特意在进山入口处树立了醒目的警告牌,提醒驴友勿擅闯未开发区”。
3人擅闯四川九顶山未开发区域,被困10小时获救
据2024年11月报道,四川九顶山有三名游客执意前往未开发区域“观光”后迷路被困,在阿坝州茂县公安、消防等相关单位组成的救援队的帮助下,三人被困10小时后成功获救。
救援现场
而这次事件中提到的自然灾害区,则与自然保护区有明显不同。
自然灾害区是指容易发生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或曾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核心目的是通过监测、预警、防灾减灾措施,减少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威胁,降低灾害损失。
陈志亮介绍,两名男子进入的区域有明确警示,也有便于救援的标识。“那个地方是开放区,很难关起门来合围、封锁。我们在山上系了一些有编号的红丝带,如果有人报警,可以找一下周边有没有这种红丝带,告诉我们编号,这样我们就能比较精确地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