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石可欣 本报通讯员 李丽
8月17日中午,阳光正好。省委直属机关工委组织的31名烈士、困难职工、少数民族职工子女刚刚结束全国总工会夏令营活动,乘坐G95次列车,从北京返回郑州。
“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仿佛穿越回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参加夏令营的每一天,都有意思、有意义。”一下车,小营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着谈感受。
暑假来临,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而充实的暑假?省委直属机关工委面向省直和中央驻豫各单位10至15岁的烈士(含因公牺牲职工)子女、困难职工子女、少数民族职工子女,组织开展了多场工会“伴”童行夏令营活动,不仅有赴京活动,还有40余人参加在洛阳举办的夏令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唐三彩、金石拓片等研学实践课程。
“开展工会‘伴’童行夏令营活动,是我们擦亮‘美好生活+’普惠活动品牌的一个生动实践。”省委直属机关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暑假,‘美好生活+’品牌持续发力,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8月20日,第五期“科技光影一元畅享”暑期观影活动信息在省直工会微信公众号一经发布,2000张观影票瞬间便被预订一空。
“‘美好生活+’的一元购系列我一直在关注,这次终于顺利抢到了票,可以带小学3年级的儿子到省科技馆打卡,观看科普电影了。”省直职工刘先生兴奋地说。
为充分发挥河南省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前沿科技展示窗口”的资源优势,创新服务模式、普惠科普成果,省委直属机关工委联合河南省科技馆特别推出“科技光影一元畅享”暑期观影活动,用一场场沉浸式的科普影视,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
在丰富省直职工子女暑假生活的同时,省委直属机关工委持续把工作重点放在困难职工的帮扶上,精心组织开展“金秋助学”活动,面向参加2025年中考、高考并被中职和专科及以上层次院校录取的广大省直职工子女,为符合受助条件的困难职工子女提供3000至5000元的助学金。省直“金秋助学”活动自2004年开展以来,至今已走过21个年头,已累计帮助1250余名学子圆了大学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我们将把功夫下在平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用心用情帮助职工群众排忧解难,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送到职工群众的心坎上,持续发挥‘美好生活+’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广大职工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