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恶”犯罪,精神病不必然免死
创始人
2025-08-19 18:45:00
0

广东廉江精神病人杀害一家三口案,等来了一审判决——死刑。因患有精神病而只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没有成为免死的理由。

2025年3月27日晚,叶德志携带两把菜刀,杀害同村的叶家一门3人,其中最小的被害人殁年只有1岁11个月。经鉴定,叶德志患精神分裂症,在本案中具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8月18日,广东省湛江市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叶德志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近年来,多起“精神病”杀人案引发社会关注:成都27岁女子在家门口被杀害案,武汉某大学副教授在小区内被精神病人杀害案……精神病是不是一个免死的充分理由?

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不能辨认或控制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鉴定程序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同时还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也就是说,患有精神病的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是应当负刑责的,“可以”从轻减轻处罚,而不是“应当”。

从法理出发,刑罚只能施加于具有自由意志的行为人;但是,精神病人只要还没有完全丧失刑事责任能力,就绝不是“法外之人”,仍要对其罪行担责,只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而不是必然从轻减轻处罚,更不是免死金牌。

过往的一些司法实践,可能让有的人有了“误解”,认为只要有精神病就不会适用死刑,哪怕是犯下了滔天罪行。其实,“精神病人免死”并不是刑法的规定,也被多起判决所明确否定。

在叶德志案中,一审法院认为:虽然叶德志作案时属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但其犯罪时对行为的违法性和犯罪后果有明确认识,犯罪手段特别凶残,犯罪情节极其恶劣,犯罪后果特别严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情形,故不对其从轻处罚。

本案判决传递出了几个重要的司法信号:一、对被告人要实施医学、法学的双重审查,不能以医学诊断代替法律审判,患有精神疾病,不必然没有受审能力;二、在具体个案中,要对被告人的认知能力、主观恶意做出精准的法律定性;三、要合理平衡精神病人的个体权利和社会安全的关系。

依我国的死刑政策,死刑只适用于极恶犯罪,它是对于公民生命权的彻底剥夺,客观而言,死刑是非常残酷的,所以才有着极强的震慑作用。对于没有完全丧失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加害人,保留死刑,在具体个案中依法准确适用死刑,能对此类精神病人起到必要的威慑作用,有助于修复被暴力犯罪所破坏的社会关系,提升公众的安全感。

“不因精神疾病必然免死,不因病情必然轻判”,体现的是人民司法的精准、担当,对每一个公民的生命负责、对每一个案件的公平正义负责,对严重暴力犯罪零容忍:有相当的认知能力、控制能力,再去实施令人发指的犯罪,特别是将屠刀举向幼儿等弱势群体,这属于极恶犯罪,就可以依法适用死刑。从此前的“黄一川案”到本案的司法实践,也在进一步明确“精神疾病不能排斥死刑适用”的裁判规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莫迪破格接待,王毅点明要害,印... 近期中国外长王毅应邀访问印度,受到了印方高规格接待,同一时间印度央行打响去美元化的第一枪。那印度当前...
中科院就院士增选发通知:候选人... 关于进一步强调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纪律的通知各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严肃增选...
联通云桌面赋能智慧教育 为课堂...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澎湃浪潮中,传统的电教室模式正加速向“云端”跃迁。联通云桌面依托强大的云网融合优势...
跟国防部长之间“有他没我”?美... 【文/观察者网 山猫】当地时间本周一(8月18日),美国空军在其官网上宣布,现任空军参谋长,空军上将...
苏州格莱富取得小型模具拆垛装置... 金融界2025年8月2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格莱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这些年轻人,为什么走遍“生命禁... 靳英帅戴着厚厚的眼镜,文质彬彬,但双手却晒得黝黑,这是青藏高原常年的紫外线辐射留下的痕迹。自从201...
交错磁体助力打造全新计算机 参考消息网8月20日报道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7月15日刊登题为《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磁性,它能为我们...
2025年服贸会交通运输服务专... 2025年9月10日至14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交通运输服务专题展将在北京首钢园13号馆举办。本...
为泽连斯基设计新“正装”的乌设... 时隔半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次在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与此前相比,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泽...
苏州森程机电取得绝缘顶升旋转装... 金融界2025年8月2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森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