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4月,榆树市三义村村民赵某,把早年在自家挖菜窖时挖出的两件青铜器上交给文保部门。经鉴定,这两件青铜器是夫余国遗物——青铜鍑和青铜锸。考古人员推断,出土这两件青铜器的榆树市育民乡三义村一带,存在古代墓葬,经一个月的勘探,已明确三义村墓葬范围。
吉林榆树发现两件夫余国青铜器(视频截图)
8月17日,榆树市育民乡三义村村支书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赵某确实是他们村的村民,他也是看到新闻后才知道赵某挖到了青铜器,其他情况他也并不了解。
8月19日,极目新闻记者联系到榆树市博物馆,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三义村村民赵某大约在七八年前挖到了这两件青铜器,今年全国文物普查时,他托人鉴定,这时才发现青铜器年代久远,随后便将文物上交给了文保部门。后续省文物局派了工作人员到现场勘探,并找到了墓葬所在大致位置,目前虽然相关挖掘工作还未开始,但已经通知当地村民不要进行深挖等可能对地下产生破坏的行为。
该工作人员称,夫余国遗物大多出土自吉林市东团山遗址和帽儿山墓地,此次并非榆树当地首次发现与夫余国有关的文物,20世纪当地也曾出土过夫余国文物。
汉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图源:悠游吉林)
据吉林省文化和旅游信息中心公众号悠游吉林此前报道,1968年,吉林省榆树市刘家乡福利村曾出土一柄汉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它不仅是一件罕见的东汉错金银工艺珍品,同时也是国家一级文物、吉林省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带钩为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之挂钩,古时又称“犀比”,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
扶余国是濊貊人在我国东北松花江流域长春一带建立的古代王国,自公元前三至二世纪建国,至494年灭亡,大约600年的时间里,一直接受中原王朝册封,是中原王朝羁縻管理下的地方民族政权。此枚带钩的出土,表明当时汉王朝对边疆地区已经实行了有效管辖。
清朝人阮元在《积古斋种鼎彝器款识》一书中,记载了一件“丙午神钩”,跟这件带钩基本相同,就是铭文少一个“必”字,而且是用银丝错成。但阮元所说的那件带钩,至今不明下落,国内目前仅此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