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GPLPCN
作者:Hasove
当消费者审美疲劳出现,“平替”这条路就注定走不通。
最近徕芬进军剃须刀市场的首款产品T1 Pro火了。有人说这玩意儿跟松下的Air TM20长得太像了。
从整体造型来看,两者均采用了极简主义的T字形外观,这种与传统手动剃须刀相似的设计,在电动剃须刀领域并不常见,设计理念上,徕芬T1 Pro和松下Air TM20都采用了往复式刀头、超薄柔性刀网以及一体无缝机身。甚至在宣传方式上,两者的海报创意和布局也有相似之处。
所以不禁让人令人生疑,徕芬又玩上“平替”这套了?
不过,从时间线来看,徕芬早在2022年就为T1 Pro剃须刀申请了外观专利,2023年原型机也曾亮相。而松下Air TM20在2025年才正式发售,虽然发售时间比徕芬T1 Pro早一个月,但徕芬的专利申请时间却更早。
外观有时候确实容易撞车,尤其是在小家电领域,品牌在追求简约、实用的设计理念时,难免会有相似的设计思路。但偏偏徕芬身上总带着点争议体质。毕竟徕芬此前靠着“戴森平替”吹风机打出名声,这次新产品又和知名品牌外观撞了,难免让人多想。
从“平替”起家到创造神话
还记得几年前,徕芬靠吹风机打开市场的时候,打的就是 “戴森平替” 的旗号。那会儿戴森吹风机起步价就要两三千元,大部分人确实消费不起。于是徕芬瞅准了这个机会,把价格达到了几百元,有些参数甚至还要强于戴森。
徕芬后面推出的电动牙刷,也因产品包装与苹果产品神似引发过讨论。在包装设计上,徕芬电动牙刷采用了与iPhone同源的6系铝合金材质,按键反馈手感、哑光色系搭配都与苹果产品相似,甚至官网的产品介绍页面和UI 界面,也被网友指出与苹果官网撞脸。
其实市场上一直都有模仿戴森、苹果的品牌,但大多是些小牌子,质量没保障。但徕芬当时在品控和营销上确实花了心思,同时凭借相对亲民的价格成功吸引了一批用户。
从销售数据来看,徕芬的发展速度确实惊人。2021年,徕芬高速吹风机上市第一年,就取得了全年1.3亿交易额的成绩;到了2022年飙升至15.6亿,出货量接近300万台;到2023年底,这个数字已经突破30亿元。2024年618大促期间,徕芬全网销售额达5.3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高速吹风机销量突破105万台。
号称4年投入1亿元用于研发
不可否认,“平替”策略让徕芬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但与此同时,这样的操作不知不觉给品牌贴上了“模仿”的标签。
而且,随着销量的暴增,徕芬的一些品控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比如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以及黑猫投诉这类消费者维权渠道上,徕芬产品出现了不少负面评价。很多消费者反馈,徕芬的产品刚用的时候感觉还不错,但时间一长,各种问题比如按键失灵、异响等问题就接踵而至。这些问题也说明徕芬旗下产品在品控方面存在短板。
结合近年来徕芬产品线的扩张速度,从吹风机到吸尘器,再到如今的剃须刀,短短几年间涉足多个领域。快速扩张意味着在研发、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投入。那么一个争议话题出现了:徕芬是否过于侧重营销,而忽视了研发投入?
图源:天眼查
图源:天眼查
比如,徕芬曾经宣称4年投入1亿元用于研发,但从专利结构数据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天眼查数据显示,东莞市徕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术叶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合计公开专利信息315项,其中发明授权专利合计只有7项,占比仅2.2%,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合计占比达到了90%左右。
反之,打开各大短视频平台,各类网红、博主纷纷为徕芬产品站台。其创始人叶洪新甚至还公开表示过在投放上花了不少钱。
“平替”这条路似乎行不通了
说回剃须刀,这次进军剃须刀领域,徕芬似乎试图复制吹风机的成功模式。剃须刀市场与吹风机市场有相似之处,高端产品长期被飞利浦、博朗、松下等国际大牌垄断,高端产品价格居高不下,消费者对于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始终存在。
不过这一次徕芬面临的争议远比以往更大。
除了外观相似引发的质疑,或许市场和消费者对“平替”概念已经逐渐产生审美疲劳。起初,“平替”意味着以更低的价格获得类似的产品体验,让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但现在市场中的一些所谓“平替”产品,甚至只是低端产品换了个好看的“壳”,价格还越定越高,真不知道是谁给这些厂家的勇气。
另外,品牌过度依赖“平替”策略,很容易陷入同质化的困境。如今小家电市场竞争激烈,“平替”的门槛并不高,国内新兴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都在争夺“高性价比”这一赛道。价格战几乎不可避免,这会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徕芬还想“平替”标签继续突围显然不现实。此次剃须刀的外观争议,或许正是一个警示信号,提醒徕芬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
而且,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对于“网红”“平替”这样的标签早已不再感冒,他们对健康和个人护理越来越重视产品品质、性能和售后服务。那些只把精力放在营销上,却忽视产品质量的品牌最终大概率会被市场淘汰。
对此,有行业观察家表示,真正的“技术普惠”,并不是制造便宜的替代品,而是让消费者用合理的价格得到到真正的创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