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贵阳贵安正以敢为人先的姿态,加速推进人工智能、AI大模型与各行业场景深度融合,推动算力、数据、应用和产业协同联动。从政务服务到产业招商,从农业生产到医疗健康,成千上万个专业化、场景化的AI系统如同“城市大脑”的神经网络节点,在贵阳贵安的沃土上生根发芽,为千行百业装上“智能钥匙”、插上“数智化翅膀”。
眼下正值旅游旺季,在贵阳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的智能平台上,黔灵山公园的相关数据实时更新。累积进园人数、景区实时人数、现场监控画面…….这些信息,只需要给智能问答系统——“城运小智”一个指令,就能快速获取,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这个藏在数字屏幕后的“城市大脑”,汇聚了省、市60余家单位110余个业务系统的2.7亿条数据,1.1万余个物联设备信息以及7.8万余路公共视频资源,正凭借其强大的数据汇聚能力、资源整合优势以及精细化的管理场景打造,推动贵阳城市运行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智能化发展。
从城市治理的“神经中枢”延伸而出,AI的触角也在深入城市经济脉络。在“贵阳招商易”平台上,贵阳贵安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建设了招商载体智能推荐应用,在汇聚招商基础数据、建设招商引资垂直大模型的同时,让投资者更为便捷、高效地掌握贵阳贵安产业基础和产业配套情况。
贵阳市投资促进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吴磊:按照“融、找、谈、落、服、统、考、鉴”总体功能架构,搭建了“招商易”平台,重构“招前-招中-招后”全流程招商体系。特别是在厂房招商场景应用方面,实现“厂房画像-企业需求”一键匹配。这是运用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手段赋能产业大招商转型的重要实践,经过前期的申报和陈述,目前我们贵阳市建设招商易平台,已获评2024年度“贵州改革奖”优秀改革案例。
当人工智能从技术向产业纵深渗透时,传统农业正经历着智能化蜕变。今年以来,贵阳市农投集团借助DeepSeek大模型,对“数智农投”平台打通的66家下属企业和24个子系统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精准呈现企业经营状况,为企业科学决策和高效运营提供有力支撑。
贵阳市农投集团党委委员 副总经理 耿坤:通过AI赋能,在智能算法的调度,生产排程以及职工的精准画像上面进行发力,打造数字化工厂方面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贵阳贵安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关乎百姓福祉的民生领域,人工智能的温暖触角也在悄然改变着百姓生活。今年2月19日,我国首个通过国家备案的医学大模型迎来升级,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39AI医生大脑”正式升级为具备“慢思考能力”的医学大模型,并通过“39AI全科医生”小程序新版本为广大用户提供医疗健康服务。
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 张良芬:通过“39AI医生”把病例输进去之后,它就可以把每个系统专家的意见都展示出来。这样就节约了很多临床医生的时间,降低了漏诊率、误诊率,拓开了我们的思路,对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提高是非常明显的。
近年来,贵阳贵安持续在丰富应用场景上发力,在低空经济、智能驾驶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赛道上,贵阳贵安加快布局。在贵州科学城,一架无人机在教学人员的操控下,完成精准起降训练。这是贵州九垓智航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开展的无人机实训工作,主要进行 CAAC(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的执照培训。
贵州九垓智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星海: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从技术层面和人员配备上都有很大的支持力度,后期我们会加大培训力度,为贵州省的低空经济(人才)培训助力。
随着人工智能逐渐在城市治理、产业升级、民生服务等领域结出硕果,贵阳贵安开始构建更宏大的智能生态。在今年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AI+绿色发展”主题论坛上,贵阳贵安向全球人工智能企业发出诚挚邀请,并发布了20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展示了贵阳贵安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的显著优势与广阔前景。
当人工智能真正融入产业转型、城市治理、民生改善的核心脉络,这些扎根于具体场景的“智慧单元”,正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创新势能,为社会治理构建“预见”能力,为民生服务铺设“普惠”通道,为城市发展注入“智慧基因”,共同推动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记者:张薇 张莉芝 罗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