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并没有方长,从此阴阳两隔,你长眠,我们常念,生于尘土,归于尘土。此别再无归期,再叫兰波(妹妹)无人应。我没有妹妹了……”
近日
湖南益阳人姚艳榕的微信朋友圈
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原来,她刚大学毕业一年多,年仅23岁的亲妹妹姚艳兰今年7月底突然发病,8月7日就离开了人世,亲人至今不敢相信,一直处于悲痛之中。
姚艳兰
“7月29日早上7点20分,姚艳兰把我叫醒,说她身体不舒服,这时我发现她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就把她送到附近的社区医院治疗。但是在社区医院时发现她的情况越发严重了,就拨打了120将她送到长沙一家医院救治,后来又转院到其他医院治疗。”妹妹的男朋友黄先生说。
记者注意到,在一张医院的危重患者通知单上写着,姚艳兰患有脓毒症、肝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等病症。
8月6日晚,姚艳兰从医院回到家,7日上午7时许便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医院的危重患者通知单
不少网友纷纷在网上留言
对这位年轻女孩的离世
表示哀悼和惋惜
也有人关注到她的病因“脓毒症”
脓毒症是什么病?
医生:位列ICU致死原因前三
脓毒症是身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损害了自身组织和器官引发的。如果不及时早期识别和迅速治疗,可能导致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因此,在医学领域,脓毒症被称为“感染界的终极Boss”,脓毒症的全球发病率约为每年每10万人中200-300例,死亡率高达30%-50%。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更是位列致死原因前三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居旻杰介绍,医学专业上的脓毒血症,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细菌或是真菌的感染以后引起的败血症。
许多人认为脓毒症是“罕见病”
但实际上
它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一个未及时处理的皮肤伤口、一次被忽视的尿路感染,甚至一次普通的肺炎都可能成为脓毒症的导火索……
此前也屡次见诸报道:
2025年2月,知名女星大S离世引发关注,有台媒引述知情人士说法称大S的真实死因就是“败血症”,但专家表示:此结论缺乏依据。
2024年7月,浙江杭州62岁的郑大爷一天中腹泻了近30次,还发烧到39℃,被紧急送医。接诊医生认为郑大爷极可能是细菌性胃肠炎引起的腹泻,加上他的发热,说明已经发生细菌入血,引发了脓毒症。细菌的来源可能就是吃了放在冰箱3、4天的辣椒炒腌肉。
2023年8月,杭州萧山52岁的沈先生在清洗小龙虾时不慎被扎伤,第二天左大拇指肿胀疼痛,手指部分皮肤开始发黑,吃了消炎药还是疼痛难忍,硬撑到晚上出现了发烧、寒战、恶心、呕吐的情况,随后整个左前臂肿得比平时粗了一圈,在给儿子打电话讲述病情时栽倒在地陷入昏迷。最终因脓毒症和多器官衰竭无力回天去世。病原宏基因组检测(NGS)显示为维隆气单胞菌入侵。而沈先生本身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衰竭,一直以来慢病控制不佳、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这也导致了病情急速进展甚至失控。
手指局部
2023年4月,62岁的秦阿姨为了穿上旗袍更好看,瞒着家人去医美机构做抽脂,不料引发脓毒症,经历6次手术才救回性命,期间一直住在ICU病房,治疗费用高达百万元。手术引发的肠瘘甚至在半年后还在折磨她。
医生提醒:
以下情况是脓毒症高风险人群
1、患有慢性疾病人群,如肺部、肝脏、心脏基础疾病及心脑血管病。
2、脾脏缺失的人群。
3、免疫系统受损人群,如艾滋病、糖尿病、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患者。
4、1岁以下儿童,60岁以上老人。
当有以下症状
可能提示脓毒症,需引起注意
1、口齿不清或意识混乱。
2、出现颤抖、寒战,肌肉疼痛,伴有发热。
3、整天小便减少,少于100ml。
4、影响到呼吸功能,出现呼吸费力,呼吸频率增快。
5、皮肤颜色变化,双下肢皮肤出现青紫样斑块。
如何打败脓毒症?
1
源头控制:阻击感染
皮肤屏障:微小伤口也需用碘伏消毒并保持干燥,糖尿病患者尤其警惕足部感染。
呼吸道防护:流感季节接种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对高危人群(如老年人)至关重要。
尿路管理:女性避免憋尿,导尿管患者需严格无菌操作。如果有泌尿系结石,及早就医。
2
早期就诊,早期应用抗生素
一旦出现疑似脓毒症症状,立即就医!
国际指南强调“1小时集束化治疗”:在确诊后1小时内完成血培养、广谱抗生素给药、液体复苏等关键步骤,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3
高危人群的主动防御
慢性病患者:糖尿病、肝硬化、癌症患者怀疑感染时需监测感染指标(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
污染手术后患者:污染手术术后感染是脓毒症的常见原因,比如消化道穿孔,大量消化液进入无菌的腹腔,造成腹膜炎,从而造成严重的感染。
“脓毒症其实就在身边,
我们应提高意识,注意预防,
及时发现,有效治疗。”
医生提醒:
平时生活中,年轻人要注意健康饮食,
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
不然身体各项指标出了问题不知情,
让身体超负荷工作,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就是
一个小小的脓肿。
来源:辽沈晚报(lswbwx)综合新闻坊、极目新闻
编辑: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