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阿拉斯加会晤了俄罗斯总统普京,讨论俄乌战争问题。特朗普为普京提供高规格礼遇,却未换来预期成果,连临时停火都未达成。尽管双方留有余地,但未来悬而未决的疑问将是特朗普能否真正对普京强硬。《外交政策》专栏作家迈克尔·赫什 (Michael Hirsh )刊文称,任何形式的成功外交都需要某种高风险的妥协,而且成功往往是一个长期工程。
以下是凤凰网“天下事”全文编译:
美国总统特朗普因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时隔十年再次到访美国本土而饱受抨击。特朗普为普京铺设了红地毯,挂上了醒目的“阿拉斯加2025”标志,还举行了联合新闻发布会。尽管特朗普此前并未从普京那里得到什么,甚至放言如果峰会未能完全按他的意愿进行,他将继续屠杀乌克兰人并占领他们的领土。
而从两位领导人周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不难看出,特朗普得到的结果甚至低于他的最低预期 —— 连临时停火都没达成。尽管普京对特朗普言辞客气,特朗普也形容普京是 “极好的” 合作伙伴,但这位俄罗斯总统在核心立场上丝毫没有退让,他坚称乌克兰是俄罗斯的领土,且绝不会妥协。
不过,特朗普还是尽力往好的方面解读。“我们没能达成一致,但我们很有可能达成一致,”特朗普说道,并宣称谈判“极其富有成效”,“达成了许多共识”。但他承认,在“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项(或许是乌克兰停火)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两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没有回答任何问题就离开了。
特朗普表示,“没有达成协议就没有任何协议”,他重申了他作为“交易的艺术”大师的职业生涯哲学。
在事先毫无迹象表明能得到任何让步的情况下,特朗普一开始就同意举行峰会,这无济于事。通常情况下,只有在双方都有合理的妥协迹象时,才会安排这种高风险的会晤。但周五普京抵达阿拉斯加时,特朗普鼓掌欢迎,并与面带微笑的普京亲切交谈,这提升了人们对特朗普的期待。随后,他邀请普京乘坐他的总统专车进行私人会谈。
在主要对手或竞争对手的峰会上,这几乎是闻所未闻的举动。更何况,普京因在其发动的无正当理由的战争中犯下无数暴行而被指控为战犯,特朗普却在未得到任何回报的情况下,抢先给了普京这样的正面形象,这无疑会让他遭受更多批评。
事实上,普京似乎急于迎合特朗普的虚荣心,他声称,正如特朗普经常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所说的那样,如果2022年当选总统的是特朗普,而不是他的前任乔·拜登,俄罗斯绝不会入侵乌克兰。
“今天,特朗普总统说,如果当时他是总统,就不会发生战争,我非常肯定确实会这样。我可以证实这一点,”普京说道。这言下之意显然是,他认为特朗普会同意俄罗斯对乌克兰拥有某种控制权。
此次峰会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因为白宫释放的信号前后矛盾。就在几周前,特朗普表示他受够了普京的“胡说八道”。特朗普在7月份表示:“他一直都很好,但结果却毫无意义。”峰会开始的那一周,特朗普表示他将监督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一些土地交换”,但随后却告诉欧洲领导人,他想要的只是停火,任何领土划分都必须等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到场之后。虽然泽连斯基本人的谈判立场也是停火必须放在首位,但他并未受邀参加阿拉斯加峰会。
两位领导人确实为未来谈判留下了可能性。许多专家认为,在普京挑起的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年多,毫无解决希望,而且乌克兰最终可能失败,到那时尝试某种外交手段早已过时。更不用说,随着全球稳定逐渐瓦解,莫斯科与西方之间一触即发的核紧张局势也持续存在。
“如果你回想一下一年前,华盛顿实际上不允许就如何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战争进行任何辩论,”前中央情报局俄罗斯分析部门负责人、现就职于昆西研究所的乔治·比贝说道。“那时候这是禁忌。现在我们至少在谈论它了。部分原因是特朗普让这种讨论成为可能。部分原因是我们承认一个现实:在消耗战中,乌克兰人不可能比俄罗斯人坚持得更久。”
比贝和其他外交政策专家有时会批评特朗普的前任总统乔·拜登,尽管拜登一再表示谈判是摆脱战争的唯一途径,却几乎关闭了与普京谈判的大门。
但僵局持续下去,可能意味着特朗普在这场事关重大的会谈中将显得屈辱且无效。事实上,若他在未获乌克兰同意或欧洲合作的情况下,对普京的任何要求做出让步,无疑会被拿来与 1938 年慕尼黑会议上的内维尔・张伯伦(英国首相当时对阿道夫・希特勒妥协)相提并论,至少也会被比作 1945 年雅尔塔会议上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罗斯福被指责对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分割欧洲的要求妥协,而他在两个月后便去世,这更让此事雪上加霜)。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局势的利害攸关之处既不同于慕尼黑会议,也不同于雅尔塔会议。与希特勒不同,实力严重削弱的普京不会进军西欧,也不会跨越统一的北约,甚至不会控制乌克兰大部分地区,更不用说其他前东欧集团国家了。普京已经多次暗示,他满足于保留对克里米亚(当时西方几乎没有抗议)以及他目前勉强控制的乌克兰东部地区的控制权。
或许阿拉斯加峰会最好的结果,就是在当前战线实现长期停火,将领土问题暂时搁置,甚至可能搁置数十年。未来的模式之一可能类似朝鲜和韩国之间未解决的休战状态。另一种模式可能如《伦敦时报》报道所说,让俄罗斯实际控制被占领的乌克兰地区,就像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拥有实际控制权(尽管未获国际承认)那样。据称,特朗普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与俄罗斯对应官员在讨论中曾提出这一想法,但显然双方在这些问题上都没有取得进展。
未来悬而未决的疑问将是特朗普能否真正对普京强硬。这可以追溯到2018年7月他们在赫尔辛基举行的臭名昭著的首次正式峰会。当时,特朗普拒绝了自己手下的情报专家,并为普京否认俄罗斯干预2016年美国大选(此事后来被记录下来)的言论辩护。在两届总统任期之间,特朗普曾多次与普京私下会面,并经常表达对他的钦佩。就在俄乌战争之前,特朗普竟然称赞了普京的强硬作风。“我说,‘这真是天才。’”特朗普在2022年2月22日接受一档右翼电台节目采访时说道。
在特朗普第二任总统任期初期,特朗普公开侮辱泽连斯基,他在白宫会议上多次打断泽连斯基讲话,并将普京的侵略行为归咎于泽连斯基。
然而,近几周来,由于普京持续发动攻势,特朗普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特朗普暗示,他可能对购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实施所谓的二级制裁,此举可能会让本就摇摇欲坠的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8月初,特朗普将美国对印度征收的关税翻倍至50%,理由是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和武器。周三,他警告称,如果莫斯科不同意和平协议,将面临“严重后果”。
但正如这次峰会所表明的,短期内达成任何此类协议的可能性都不大。几乎没有外交官 (更重要的是,泽连斯基及其高级官员)相信普京会在未获得乌克兰永久领土的情况下,长期遵守停火协议。而泽连斯基表示,他不愿做出这样的让步,除非能得到加入北约的保证,或有美国及欧洲安全部队的支持。而特朗普在第二次当选总统前就曾暗示,他不会接受乌克兰加入北约。
这场持续的战争几乎让西半球的所有其他事务都陷入停滞,尤其是美俄之间重启战略武器谈判的任何可能性。而眼下,双方都在更新核武库,研发高超音速导弹等更先进的武器,并将人工智能整合到日益自主的系统中,而对此几乎没有任何监管。
作为总统,特朗普偶尔会放弃他认为糟糕的协议。在他第一任期内,他曾多次拉拢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但最终在2019年2月河内峰会上,双方甚至没有达成任何关于拆除朝鲜核武器计划的部分协议。
“基本上,他们希望全面解除制裁,而我们做不到,”特朗普当时说道。“他们愿意在我们想要的很大一部分地区放弃核武,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所有制裁……我们不得不拒绝这个提议。”
但任何形式的成功外交都需要某种高风险的妥协。而且成功往往是一个长期工程,只有在最初的失败之后才会出现,正如以往总统峰会所见。1978年,在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精心策划的以巴戴维营会谈上,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实际上多次威胁要卷铺盖走人,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也停止了与总统的对话,最终卡特才勉强挽救了一项协议。1905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解决日俄战争的最后一刻,成功突破了新罕布什尔州朴茨茅斯看似无法逾越的僵局,一年后,罗斯福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尽管特朗普政府在希望参与俄乌冲突多久的问题上信号不一(在2024年的竞选活动中,特朗普曾表示他将在 24 小时内解决这个问题,但上任后却多次表达对普京和泽连斯基的不满),但特朗普称自己是“和平缔造者”,并公开表示渴望获得诺贝尔奖。
特朗普周四在椭圆形办公室表示:“在过去六个多月里,我解决了六场战争,对此我非常自豪。”
但阿拉斯加峰会对他实现这一目标毫无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