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记者探访即将开业的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Robot Mall。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本报记者 曹政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宇树科技的G1、优必选的Walker S……全国人形机器人行业里的“最强阵容”已经在北京集合。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Robot Mall将在8月8日营业。记者昨天探访了解到,店内展示了医药、工业等七大类50多款机器人。
全周期服务七大类机器人
机器人的4S店跟汽车差不多,都是提供销售(Sale)、零配件供应(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服务。但也有不同,这座位于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亦庄)的4S店,聚焦产品从研发测试到市场应用的全周期服务需求。
目前,4S店依托机器人大世界现有空间展开,共设四层,面积4000平方米。一层的“智造臻选区”是工业、医疗等领域众多机器人的实景展示,尤其是5只身着不同颜色衣服的机械狗随着音乐舞狮,时而摆头、时而踏地,格外欢快。
二层的“未来互动区”仿佛是脑机接口、机械臂等组成的未来世界,参观者可以尽情与机器人互动。一只灵巧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一弹,就能将乒乓球弹进三十厘米外的玻璃杯里。三层“智慧维保区”展示机器人换件、诊断、远程运维的一站式服务流程,四层“尊享共识区”则打造高端洽谈空间,促进产业资源精准对接。
4S店集合了全国40多家厂商的50多款机器人产品。“其中有30多家厂商都是北京以外的企业。可以说,这里是全国人形机器人的展示窗口。”4S店店长王一凡说,4S店的机器人涵盖医疗、工业、陪伴、仿生、人形双足、集成、人形轮式7类,打造“场景体验—即时销售—服务交付”一体化模式。
这只是4S店的1.0版本,2.0版本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11月亮相,未来将融合更多机器人,推出更丰富的场景。
加速产业化推动成本下降
记者昨天探访发现,店内的一些人形机器人标价每台几十万元,甚至有些原价超过百万元,比如优必选Walker S的原价104.2万元、补贴价97.2万元,优必选Walker S1搭配无人配送车的原价更是超过了200万元、补贴后价格也有197.2万元。
人形机器人为何价格动辄数十万元、上百万元?何时价格能够降下来?
“机器人的本体价格高,主要原因之一是现在量产能力不足。”北京经开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局副局长马宁说,国内机器人零部件的供应相较于国外是有优势的,但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制造很多还未进入规模化量产的阶段,这个成本就会很高。
未来,亦庄将如何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把价格“打”下来?她介绍,亦庄已经建设了全市首个人形机器人敏捷制造平台,为企业提供柔性敏捷制造加工能力,同时还将布局中试工厂、供应链快速响应平台等,把整机装配需要的零部件快速聚集到经开区,再把人形机器人从设计、打样到规模制造的整个工业化流程打通,成本和价格也就可以降下来。
“今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元年,各个人形机器人公司都在搭建自己的生产线,随着订单的不断增长,产线逐渐落地,我相信价格会逐步下调。”王一凡说。
20多款机器人献上美食
逛完了4S店,一墙之隔的“机器人焰究所”里有美食等着大家。这家机器人主题餐厅也将在明天正式营业。
走进“机器人焰究所”,第一眼就先看到负责迎宾接待的机器人酒保和精通七国语言的机器人“小柒”。这两位可以帮顾客推荐机器人餐厅里的美食。
不远处,两位表演脱口秀的机器人有点眼熟,分别是手里握着酒杯的“李白”和讲起美食就滔滔不绝的“苏轼”。如果您喜欢理工科,机器人餐厅里还有一位大咖——通过物理知识解密美味佳肴的机器人“牛顿”。
就餐区旁边,由五个机器人乐手组成的乐队正在演奏乐曲。五个机器人各司其职,弹琴、打鼓、弹贝斯等样样精通,格外生动。表演时,它们还会随着摇滚乐曲扭动钢铁般的身体,为顾客带来沉浸式视听体验。
餐厅里可以体验到哪些机器人制作的美食?据介绍,餐厅配备可以三分钟出餐的煎饼机器人、拉花复刻人脸的咖啡机器人、几十秒高效出品的奶茶机器人、智能控火把肉烤得外焦里嫩的烤串机器人。
“小哥哥,你有没有垃圾喂我啊?”当你喝完一杯奶茶,一个垃圾箱径直向你“走”来。这是一款可移动的回收机器人,可以主动协助垃圾回收。
这座餐厅为机器人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应用场景。“餐厅里有20多款机器人。”机器人餐厅负责人孙玲说,8月8日开业后,机器人餐厅就将迎客。市民可以通过“大众点评”“美团”App搜索“机器人焰究所”提前预约。除此之外,餐厅二楼还设有机器人消费产品体验区,供顾客自由探索,延伸科技文化消费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