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SpaceX投资X-AI,推进AI技术在火箭和Starlink网络方面的应用,AI可以在卫星通信网络建设和运营方面提供高效能力,为此,SpaceX也在招聘AI相关人才;
AI推动增强通信形成共识,通算一体同样会在卫星网络实现闭环;
其它信息:Starlink手机直连卫星扩展到彩信、语音信息和视频信息传输,以及卫星物联网方面的业务,但还没有提到语音业务;
波束切换技术
STARLINK BEAM SWITCHING
https://www.starlink.com/updates/starlink-beam-switching
Starlink在其官网更新了技术进展,根据最新的数据,得益于其超大规模星座以及对通信链路信息的智能处理能力,卫星和终端之间可以自动选择最佳最稳定的链路,这样可以避免在某一方向上由于树木、建筑物、和其它障碍物的遮挡导致某一通信链路的中断问题,星链终端会实时在卫星之间自动切换,以应对链路中的任何性能下降:对于固定安装设备,这种切换是主动进行的;对于移动终端和突发问题,则是被动响应的。
当前,星链的用户实时可以看到数十颗星用来通信(数十重的网络覆盖能力),当星链终端与头顶的卫星通信时,它会持续构建实时障碍物地图,使星链能够动态了解其所处环境。借助这些信息,终端可以主动选择最佳且最稳定的连接。这种主动的卫星切换对用户来说难以察觉,且每分钟会发生多次。对于移动终端遇到的动态障碍物,系统会在不到0.1秒的时间内被动切换,从而保持连接稳定。星链的动态特性,加上系统拥有的多条流量路由路径,使其在有遮挡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具有高度的韧性。此外,为帮助用户充分利用服务,星链应用程序内置了一个工具,可预览安装位置并指导用户将设备放置在遮挡最少的最佳位置。安装完成后,星链应用会提供实时障碍物地图,精确显示信号被阻断的位置以及这些阻断可能对使用体验产生的影响,以便用户在优化安装时做出明智决定。
星链还会每秒从每个终端收集10次uptime(运行时间)数据,并在应用中透明地报告任何持续时间超过0.1秒的中断。对于安装良好、即使有部分遮挡的终端,其uptime通常能达到99.9%。随着不断改进软件系统并发射更多卫星,星链将变得更加稳健。
更密集的卫星网络和日益先进的算法,将使系统拥有更多绕过障碍物的路径,即使在复杂环境中,服务也会更具韧性。
SpaceX向Grok的运营商
X AI投资20亿美金
2025年7月份,华尔街日报表示,马斯克的商业航天公司SpaceX公司同意向其人工智能公司xAI投资20亿美金,这是SpaceX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投资,占xAI本轮融资将近一半的份额,这份融资一方面象征着马斯克商业帝国的又一次业务整合,另一方面也预示着SpaceX在人工智能方向的布局。尽管2024年5月份,马斯克曾公开表示SpaceX和Starlink当时“基本不使用AI”,主要是因为没有找到应用场景,当时测试了一些AI能力,但结果不太好,所以认为当时AI在处理复杂航天问题方面表现不佳。此次大规模注资行为则表明了马斯克和SpaceX对未来AI在航天和卫星通信系统应用的信心。
据悉,Grok已经被Starlink被用于优化客户服务流程,包括实现客户查询处理或故障诊断的自动化,以提升客户交互响应能力,高效率解决常规问题,这种应用虽然不是核心航天技术,但展示了AI在运营效率上的潜力,AI也在尝试赋能卫星通信业务,上文的波束智能转换应该就是基于AI对用户通信数据的分析来实现的;此外,Starlink的庞大卫星网络产生大量数据,AI可能在未来用于分析网络性能、优化卫星通信的带宽分配或改进地面站的运营效率。尽管目前没有明确证据显示AI在这些领域的大规模应用,但xAI的技术可能为此提供支持;Starlink正在扩展到物联网和直连手机服务(如与T-Mobile的合作),这可能需要AI来管理大规模设备连接、优化网络性能或分析用户行为数据。例如,Starlink的直连手机服务可能使用AI来处理信号切换和数据路由。
本次SpaceX通过投资xAI将其AI模型Grok更深入地应用于Starlink的客户支持运营。马斯克一改去年对AI的态度,表示Grok将成为他商业生态里最重要的AI智能体,可以用在火箭、机器人和社交媒体上的通用人工智能。
同时,对于SpaceX而言,投入如此大量的资金到人工智能确实会带来一些风险。SpaceX已经在Starship上投入巨资,这是关乎未来星座规模以及火星登陆的关键火箭项目,但面临延误和测试失败。据报道,虽然SpaceX拥有超过30亿美元的现金,但同时资助两项重大工作——Starship和xAI——可能会给财务和投资者预期带来压力。尽管如此,马斯克似乎对自己的长期愿景充满信心。通过让Grok成为他所有业务的核心人工智能,他希望建立一个系统,连接从火星任务到自动驾驶汽车和社交媒体平台的一切。但前方还有挑战。Grok仍然面临关于它到底有多可靠和准确的问题,并且在如此不同的用例中扩展它并不容易。
与此同时,SpaceX已经开始组件人工智能团队,并放出了招聘启示,可以看出该岗位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团队的创始成员岗位,专注为火箭和飞行器解决复杂数据问题,通过AI技术加速软件开发与测试、航空电子设备设计、飞行数据审查、后勤保障和任务运营。
SpaceX和Starlink目前在AI应用方面较为有限,主要集中在客户支持(通过Grok)、自主导航(试验性应用)以及为第三方(如Armada、GoogleCloud)提供网络支持以实现边缘计算和AI部署。Starshield项目和导航研究显示了AI的潜在军事和定位应用,但未见大规模实施。未来,随着xAI的技术进步和Starlink网络的扩展,AI可能在数据分析、网络优化和物联网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然而,Musk的谨慎态度表明,AI在SpaceX的核心业务中仍需找到更明确的用例。
AI增强通信能力的未来展望
随着Starlink卫星数量和用户基数的增长,处理的数据量将呈指数级增加,或许AI将成为更关键的驱动力,在以下各方面:
预测性障碍管理
AI可以根据天气模式、时间和用户行为预测障碍,提前切换卫星连接。
优化波束形成
AI可以动态调整波束方向和形状,最大化信号强度,减少干扰。
动态网络管理
AI可以平衡卫星和地面站的负载,确保最佳性能和效率。
用户体验增强
AI可以分析用户数据,预测连接需求,如高峰期增加带宽或根据偏好调整服务质量。
自主故障排除
AI可以监控系统问题,自动故障排除或重新路由连接以保持服务质量。
卫星定位优化
AI可以分析用户需求和环境数据,建议最佳卫星位置,最大化覆盖范围并减少延迟。
预测性维护
AI可以监控卫星和地面站的健康状况,预测维护需求,防止故障。
安全增强
AI可以检测网络流量中的潜在网络攻击模式,实时响应威胁。
自主操作
AI可以使卫星根据实时数据和预定义目标独立决策,如调整轨道或重新路由流量。
未来,AI不仅能提升当前服务,还能为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铺平道路。
扩展信息:存量手机直连卫星技术
在MMS及物联网方面的能力拓展
扩展通信能力
通过与T-Mobile的合作,Starlink新增了MMS支持,允许用户通过卫星发送图像、音频和视频消息,特别适用于传统蜂窝网络覆盖不足的地区。未来计划还包括支持语音和视频通话,AI可以优化带宽分配,确保高质量的传输。
7月份,T-Mobile在试运行半年之后,积累了180万手机直连卫星服务的用户,并开始正式收费,除非是开通了T-Mobile最昂贵的套餐(ExperienceBeyond和Go5GNext),否则该运营商每月向大多数客户收取10美元的费用来访问T-Satellite,向AT&T和沃达丰之类的合作伙伴也是收10美金/月的费用。
与此同时,其服务还增加了一项新功能,即支持MMS多媒体消息传递,目前仅支持三星和摩托罗拉等部分手机,苹果手机还不支持,该功能允许用户通过手机自带的短信息程序发送图片、音频剪辑和视频剪辑文件,某博主公开测试显示,图像有时需要2分钟时间才能完成发送,但基本都可以完成,两个5s的视频,传送时间分别达到了10和20多分钟,对电池电量的耗费比较高,通信速率有待提高。T-Mobile还表示,T-satellite将在10月份推出基于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数据通信服务,包括AccuWeather、WhatsApp和X,语音和视频通信还没有详细的规划,可能需要更多的频率带宽。
一方面是与运营商合作的starlink手机直连卫星的高歌猛打,另一方面是苹果手机独立运营的应急短信系统触发误报情况,还真的是让人思考很多。
IoT集成
Starlink已扩展到支持IoT设备,例如在新西兰用于监控偏远地区的蜂箱,这展示了其在工业和环境监测中的潜力。AI可以管理复杂的IoT网络,优化数据传输并预测设备维护需求。
7月29日,SpaceX与新西兰OneNZ向FCC提交申请,扩展了其在新西兰提供服务的频率,增加了2500-2515MHz、2620-2635MHz的频段,此前仅利用1780-1785MHz和1875-1880MHz上下行各5MHz的频率提供手机直连的服务,OneNZ表示:“我们现在希望确保我们继续有足够的能力向用户提供服务,并能够提供额外的服务,包括数据和物联网服务,分配额外的光谱容量将支持这些成果。”该申请是Starlink手机直连卫星在当地提供了卫星物联网服务一个月之后提交的,当地IT供应商APISSolutions基于该技术为养蜂用的饲养箱创建了首个Starlink直接到蜂窝(DTC)物联网网络,使用传统4G模块连接到Starlink卫星,实现实时监控能力。随着物联网等对真实数据业务需求量比较大的通信需求场景建立,starlink需要更大的带宽来提供终端直连的服务。
Starlink能力建设
Starlink完成了9300多颗星的发射,其中包含3600多颗二代卫星,目前在轨服务的7000多颗卫星,还有一批卫星处于升降轨阶段,迄今为止,总共发射的卫星容量超过450Tbps,宽带通信的速率中位中值大概为200Mbps,时延中值降低到了25.7ms,当前用户通信速率400Mbps,同样终端的情况下,starlink规划2026年为用户提供超过Gbps的通信能力。
7月18日,孟加拉宣布即将在当地开展starlink的通信服务,增加当地数据流量超过200Gbps,使其达到4Tbps的速率,其中最便宜的漫游服务Roam,硬件套装价格约为1420块钱,限速100Mbps,50GB月套餐为360元,住宅服务的硬件套件为2520元,速率分两种,标准版的300Mbps,不限流量,月付费360元,Lite版的付费252元,但速率会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