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公布了“泰坦”号深潜器事故调查报告。该报告详细阐述了事故发生的经过与原因。“泰坦”号在进行深海探险时,遭遇了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故障和不可预见的情况。经过深入调查与分析,发现其关键部件存在设计缺陷和质量问题,同时在深海环境下的应对措施也存在不足。这一事故给全球深海探索领域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在追求深海奥秘的道路上,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加强技术研发与质量管控,以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新华社华盛顿8月5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海岸警卫队5日发布2023年6月“泰坦”号深海潜水器爆炸事故调查报告。报告认为,事故主要原因是美国海洋之门勘探公司在“泰坦”号的设计、认证、维护和检查流程中存在缺陷。
这份300多页的调查报告概述了事故的关键调查结果、事故主要成因以及其他因素。事故调查委员会发现,在2022年的潜水考察作业后,“泰坦”号的船体已出现异常,但海洋之门勘探公司未能进行适当调查和解决。
调查人员认为,海洋之门勘探公司应对“泰坦”号的实时监控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采取行动。然而,在2023年考察“泰坦尼克”号邮轮残骸之前,海洋之门勘探公司没有采取任何与数据相关的行动,没有进行任何预防性维护,也没有妥善存放“泰坦”号。
事故调查委员会主席贾森·纽鲍尔表示,这起导致5人遇难的事故本可以避免。“历时两年的调查揭示了多个导致这场悲剧的因素,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我们迫切需要更强有力的监管。”他说。
2023年6月18日,“泰坦”号深潜器在马萨诸塞州科德角以东约1450公里的海域下潜,前往考察“泰坦尼克”号邮轮残骸,在出发1小时45分钟左右后失联。6月22日,美国海岸警卫队确认,“泰坦”号发生“灾难性内爆”,5名乘员全部遇难。
上一篇:天气预报,是“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