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生成式引擎优化)这个概念正处于一个波动式上升阶段。尤其是在DeepSeek年初爆火之后,很多企业的AI命题,已经从“要不要用大模型”转变为“如何用好大模型”。
下图是「GEO」的微信指数。从数据来源来看,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指标:「搜一搜」的占比接近10%。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因为我们知道,搜索是质量最高的主动行为,其他如公众号、视频号、网页等,都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品牌及服务商开始注意到GEO所能带来的价值。
为什么说GEO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可以从一段数据中初见端倪: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3月份,国内AI搜索引擎月度活跃用户规模为3.38亿,且还在增长。海外,ChatGPT已达到每日10亿查询、8亿周活跃用户(2025年5月),而Google的全球份额已降至89.6%(2025年4月),10年来首次跌破90%。美国调查显示,把ChatGPT当作主要搜索工具的用户比例从2023年6月的8%增长到2024年9月的18%,而Google同期从80%降至74%。美国和欧洲约有59%的搜索以零点击结束,这意味着用户直接从搜索结果页获得答案,无需访问任何网站。
QuestMobile
上述描述中,我们可以获取几个非常有意思的洞见
- 用户对于互联网的使用行为正在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加依赖AI助手,尤其是年轻群体和老年群体。年轻人愿意尝鲜,并且已经在学习和工作中大量使用AI助手;而老年群体则需要简单易用的一站式工具。微信已经很好地教育了老人使用按键语音输入,而AI助手天然适配的自然语言交互极大地降低了老年用户的学习和使用门槛。
- AI助手的兴起,对SEO(搜索引擎优化)来说是一种天然的冲击,甚至可能彻底变革其商业模式。SEO之所以有巨大价值,是因为可以直接为目标网站引流,且目标网站能够非常清晰地判断流量的来源,这就形成了明确的计费逻辑——按点击付费,也就是引流多少就收多少钱。但GEO的到来,使得用户获得的直接就是答案,而不再需要访问可能可以满足需求的网站或页面。这样,用户就没有动机再去浏览原始信息,对应的网站也就无法通过展示广告变现,也失去了通过商品展示引导用户购买的机会。
- 如果想要影响用户决策、引导用户购买,就必须影响AI助手的输出,需要在AI助手的回答中实现品牌露出,甚至带有一定的引导性。这种转变非常类似于“效果广告”和“品牌广告”的区别。“SEO”非常像“效果广告”,整个链路可以追溯,ROI也能精确计算;而“GEO”更像“品牌广告”,品牌的露出和推荐会影响用户的心智,但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难以直接量化的。
除了数据的佐证,我们还可以从大模型的原理角度做一些推演:
- 短期价值:通过GEO优化过的词条,当用户使用AI助手问答时,可以实现品牌和产品的露出,逐步影响用户心智。
- 中期价值:大模型对于内容的召回不再是关键词型的召回,而是语意的召回,因此GEO优化过的词条会有泛化效果,也就是虽然没有专门优化,但是由于语意相近,也可能在被用户问答命中时,展示对应品牌和产品的露出。
- 长期价值:大模型会定期进行增量预训练及新模型训练,支持GEO内容生产。这些内容有机会进入预训练语料库,一旦进入,就相当于进入了大模型的“记忆”,模型就真正“认识”了该品牌和产品,这种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说完了价值,我们再看下当前GEO的限制,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 限制:
- 度量性:目前GEO优化过的词条,可以通过AI助手问答进行检验,但是每天有多少用户问了,展示了多少次,这个目前服务商无法获取到数据,而AI助手产品方目前也没法发布相关数据,因此这就成了一个黑盒。这非常像没有公布阅读数之前的公众号,一旦这个数据公布,就知道谁在“裸泳”了。
- 转换归因:由于AI助手直接交付结果,没有引导用户跳转的链接,因此用户的追溯链路是缺失的。例如,一个用户想买宠物鱼油,先在「元宝」上搜索,然后去该品牌的官方小程序下单,但这条链路中间是断开的。小程序无法感知用户的准确来源,只能知道这个用户的来源场景是「搜索」,但用户为什么搜索,很难归因。
- 时效性:相关词条的内容每天都会有新增,因此需要持续进行GEO内容生产,否则很容易被新内容淹没。
- 解决方案:
- 度量性:这个目前确实没有特别好的解决方案,唯有练好自己的「内功」,有一句特别喜欢的话,和大家共勉「单行好事,莫问前程」,还有个英文版本「Just do it」
- 转换归因:这个其实是有办法的,我们在生产GEO内容时,可以用特殊词,举个例子,例如我这个公众号叫「柏导叨叨」,并没有叫XX公司,这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名字,而如果我这个公众号又只在GEO内容出现的话,那意味着这个公众号所有得了流量绝大部分都来自于AI助手,这样就可以做归因了。
- 时效性:虽然需要持续生产内容,但在单位时间内所需新增内容的量并不是递增,而是递减的。就像我们背单词一样,一开始记住100个单词可能需要一天,后来可能只需要几小时,再后来只需要几分钟。
最后,用一个我很喜欢的小故事和大家共勉,让我先拿起「火枪」!
孙正义喜欢做战略布局,中国人比较熟知的是他投了阿里巴巴。他后来做的一个最经典的布局是什么呢? 当无线通讯业发展起来时,孙正义获得了日本无线通讯的第三张牌照,但因为没有传统通讯的用户积累,在传统运营商眼里,这是个非常不值得在意的小角色。
这时候,IPhone出来了。
IPhone出来时,中国移动去跟IPhone谈独家合作售卖,但IPhone的条件极其苛刻:你必须按我的价钱卖,里边装什么,不装什么,也得我说了算。
坐拥那么大的用户群,中国移动却遇到了这么强硬的合作伙伴,经过艰苦卓绝的谈判,最后移动放弃了。
但面对同样苛刻的条件,孙正义却一口答应:你出什么条件我都可以接受。孙正义当时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iPhone就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火枪”。
明治维新的火枪意味着什么?拥有火枪这种先进武器的新军阀,干掉了曾经以武士精神而自豪的武士阶层。那些武士迄今为止都是日本精神的象征,但再可贵的优秀品质,也比不上手持火枪、像机器人一样行动的新军阀。
所以孙正义这话的意思很简单:我拥有了最先进的武器,才能够打赢这场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