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薇】 搅动外卖市场的京东或在金融领域再起风云。近日,有传闻称,京东集团以30.14亿元的交易对价,拿下中信集团持有的中信青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AMC)66.67%股权。不过,京东对此不予回应。
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京东早已有布局。2019年,京东已通过旗下京东科技持有北京资产管理公司15%股权。
此次传闻京东收购的青岛AMC成立于2015年9月,原名为青岛市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2月,其获得批量收购处置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业务资质,自此成为我国首家市级AMC。
青岛AMC股东经过多次更迭,在此次收购前,中信集团通过旗下公司持有其66.67%的股权,当时交易价格为25.79亿元。2025年6月底,中信集团旗下公司挂牌转让所持全部66.67%青岛AMC股权,底价30.14亿元。
据公开的财务数据,青岛AMC盈利能力稳健。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66亿元,净利润1.01亿元;2025年前5个月,净利润已达0.91亿元。
如果此次京东控股青岛AMC,加上2019年旗下京东科技持有的北京资产管理公司15%股权,也符合国家金融监管最新《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一参一控”的要求。
在金融领域,京东已在支付(京东支付等)、消费信贷(捷信消金)、供应链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形成了生态闭环。
业内人士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京东青睐地方AMC公司,或将主要发力个人贷款不良资产处置。个贷不良率持续攀升,让处置需求激增,仅2024年银行公开转让处置的个贷不良资产规模就高达2258亿元,同比增长80%。这一规模还没有考虑信用卡、小额贷款等领域的个人不良资产。
而阿里其实更早开始布局不良资产处置,其从2012年起,先后率先涉足江西瑞京、北京资产两家地方AMC。
更重要的是,7月15日生效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到,地方AMC处置个贷不良资产允许突破地域限制。这意味着阿里、京东可以依靠持有的地方AMC牌照,跨地域开展个贷不良业务,这也将搅动全国地方AMC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