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见习记者 郑棋文】 7月30日,深圳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逐际动力发布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LimX Oli,售价15.8万元起,即日起开放预订。
近期,宇树科技等多家机器人公司均面向市场发布了人形机器人产品,售价多次下探,多数在数万至数十万元区间。
落地路径千万条,实战检验是关键。下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行业已进入密集“交卷”阶段。现在,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谁能率先实现订单落地并验证商业价值?
15.8万元起 逐际动力新品上市
7月30日,逐际动力最新产品LimX Oli正式发布。这款全尺寸、全自由度的人形机器人身高165cm,拥有31个机身主动自由度(不含末端执行器)。接近人体结构的构型设计,意味着LimX Oli具有贴近人类形态与运动能力,可最大限度适配真实生活和生产场景中的任务需求。
根据产品介绍,在硬件方面,LimX Oli支持灵活拆装与组件替换,兼容二指夹爪、五指灵巧手等多类型末端执行器,以及语音、视觉、触觉、IMU、激光雷达等各类外部设备,为开发者提供多模态输入数据源。
而在系统方面,其SDK接口全开放,支持访问本体状态和传感器数据、底层关节控制与高层任务调度等,适用于从遥操作系统构建到模仿学习数据采集等多样化研发场景。
同时,LimX Oli也支持云端API调用与本地控制融合,动作库与控制器资源可通过OTA持续升级。因此,用户既可调用稳定的预设动作组合,也可进行个性化开发。
从上述产品特性不难看出,逐际动力这款新品主要面向AI科研人员、机器人开发者及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商等泛通用机器人从业者。
而更加值得关注的是:LimX Oli低至15.8万元的起售价格。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发现,仅在一年前,拥有类似构型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整机价格在60万~80万元人民币之间。
“经济适用”“最具性价比”“科研开发利器”——不少人形机器人行业自媒体对LimX Oli给出了相似的好评。
逐际动力新品定价背后有怎样的产品逻辑和战略规划?反映在一线市场,消费者是否买单?7月31日,大河财立方记者致电逐际动力了解预订情况,截至发稿电话未接通。
人形机器人价格越来越低 商业落地成为下半年核心关注点
事实上,逐际动力以“经济适用”为核心策略向市场推出新品,并非行业孤例。
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包括行业头部在内的多家机器人公司均发布有人形机器人新品,一个共同点在于其售价多次下探,多数产品处于数万至数十万元区间。
3月12日,优必选发布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售价为29.9万元。彼时,优必选方面曾宣称,科研级人形机器人进入普惠时代。
紧接着,3月18日,越疆科技正式发布并预售全球首款“灵巧操作+直膝行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售价19.9万元起,号称以“冰点价”颠覆行业,加速量产时代提前到来。当天,越疆股价涨超27%,市值达276.27亿港元。
价格骤降还在持续。7月25日,宇树科技发布了双足人形机器人新品Unitree R1,重量仅25千克,支持用户进行二次开发与个性化定制,而其起售价竟低至3.99万元起,引发行业热议。
人形机器人价格为何会越来越低?业内普遍认为,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也是商业化落地的元年。讨论订单落地和商业价值,产品价格是绕不开的话题。
“一方面,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的成熟和技术突破为价格下探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随着行业进入下半年密集交卷阶段,各个人形机器人企业都亟须推动产品订单落地,用真实的市场反馈向投资人证明自身价值。”广州眺远营销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总监高承飞分析道,现在行业最关心的问题是:谁能率先实现订单落地、验证商业价值。
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最新报告认为,2025年下半年中国极有可能出现一轮应用推广潮,人形机器人订单将加速落地。
对于众多人形机器人企业而言,销售数据或将成为今年下半场比拼中,绕不过去的一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