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 国家准备承认巴勒斯坦国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国际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巴勒斯坦的合法地位和诉求。这一举措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人民长期遭受苦难的关注与同情,也反映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内部出现了一定的分歧。承认巴勒斯坦国有助于推动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为巴以双方开启对话与协商的大门,缓解长期以来的紧张局势。同时,这也向以色列传递出一个信号,即国际社会期待其在巴以问题上采取更加克制和公正的态度,为实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做出努力。
继法国、英国之后,当地时间7月30日,加拿大总理卡尼也宣布有意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强调此举旨在维护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巴以冲突的希望。七国集团(G7)和北约的3个主要成员国相继宣布准备加入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阵营,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标志着巴勒斯坦在争取国际承认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另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是,英国《金融时报》7月30日爆料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看到饥饿的巴勒斯坦人的电视画面后表示,一个人只有“相当冷血”或“疯狂”才不会觉得这些画面很可怕。《金融时报》认为,这或许暗示特朗普对以色列的支持“有所动摇”。尽管迄今为止,美国政府的公开立场与以色列保持一致,仍然将巴勒斯坦建国视作“奖励哈马斯”,将法、英、加的声明称作“宣传噱头”。但从《金融时报》的解读,可以看到国际主流舆论风向,看到西方世界围绕巴以问题的分裂正在深化。
这不仅仅是一次外交立场的调整,更是一场由冲突、饥饿与道德震撼共同催生的政治觉醒。近一段时期以来,加沙人道灾难的扩大,极大地推高了支持“两国方案”的国际呼声。联合国数据显示,自2023年10月以来,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已造成逾6万人死亡,入境加沙的人道援助远不能满足200多万人的基本需求。面对这一深重灾难,继续默认“无限期占领”不仅是对国际法的否定,更是对全球良知的挑战。冲突的持久性和破坏性让国际社会认识到,“两国方案”不是完美答案,却是唯一可行的方案。它也许无法立即终结仇恨,却能为两个民族提供和平共处的制度框架,能阻止更多孩子死于炮火与饥饿。
中方高度关注当前加沙局势,始终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实现独立建国。在7月28日至30日由法国、沙特共同主办的联合国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会议上,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提出五点建议,呼吁以最大紧迫感推动全面停火,缓解人道危机,呼吁国际社会为落实“两国方案”起而行之,传递了清晰的中国立场。本次会议的举办也意味着“两国方案”在停滞近20年后得以再次启动落实进程,为饱受苦难的巴勒斯坦人增添了和平希望。
巴勒斯坦问题作为现代国际关系史上最持久的伤痛,其治愈的药方已被现实所证明,就是全面落实“两国方案”。然而,和平拼图仍缺失关键板块。美国和以色列实际上正在推动“两国方案”朝湮灭方向发展。以色列方面应该看到,国际社会支持“两国方案”的呼声不可阻挡,试图吞并或无限期占领加沙只会加剧冲突,落实“两国方案”才是最符合其自身长远利益的路径。
事实上,以色列国内一些政治家,如前总理奥尔默特,都公开表示支持“两国方案”。目前已有超过140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包括西班牙、挪威、爱尔兰等欧洲国家。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对巴勒斯坦提供人道主义支持的热潮,不仅重新将“两国方案”拉回联合国和国际法框架,也向世界传递了国际社会对和平解决巴以问题和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强大国际共识,为处境日益艰难的巴勒斯坦人打了一剂强心针。
随着更多国家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两国方案”的落地正面临新的机会窗口,国际社会正在与巴勒斯坦建国前景进行时间“赛跑”。在此背景下,坚守并落实“两国方案”,推动实现中东持久和平稳定,不仅是道德义务,也是政治责任。希望美以放下“承认巴勒斯坦国即奖励恐怖主义”的错误逻辑,真正承担起中东和平倡导者和建设者的责任,也希望更多的国家加入落实“两国方案”的国际正义者联盟。面对加沙愈演愈烈的人道危机,世界没有理由再等待。(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3个G7国家准备承认巴勒斯坦国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