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中关村人工智能与未来城市论坛在京举行,应用范式创新升级成果、21项智能体产品、可信数据空间成果等一系列成果集中发布。
论坛由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主办,以“AI+城市:数启新纪元”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落地实践、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机制、城市智能治理等关键议题展开。
紫东太初科研智能服务平台、12345政务服务热线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有道“子曰”教育大模型创新应用、万智企业大模型平台……继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全景赋能行动计划出炉一年后,2025年度人工智能全景赋能典型案例在论坛上发布。入选的44个典型案例涵盖科学智能、具身智能、医药健康等十大领域,以场景驱动创新,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智能体有望扮演打通数据孤岛、推动各领域协同决策的“中枢神经”的重要角色。中科大脑联合百度智能云、腾讯云、爱笔智能等生态伙伴共同打造的21个智能体在现场集中发布,这些涵盖城市治理、城市服务、公共安全、教育健康、政务办公五大类的智能体,基于海淀人工智能创新街区和全国多地探索实践的积淀而研发,是伴随城市发展演进的数智化新形态。以“双智”交通智能体为例,面对高密度城市建成区的交通拥堵问题,其已在海淀区四道口联想东桥路口实现了日均通行量提升24.8%、早晚高峰拥堵指数下降超40%的成效。
智能体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需要更广泛、更深层次、更开放的生态协作。论坛上,北京邮电大学、通研院、百度网讯、腾讯云、智谱华章、盈新发展、中能建洛斯达、数据集团、中科大脑等24家单位共同启动智能体生态合作计划,将聚焦共创融合应用场景、共育繁荣创新生态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三个关键维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