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技术:执创新之笔,绘航空维修领域新穹顶
创始人
2025-07-30 22:42:08
0

在全球航空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航空维修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飞机保有量持续增长、航班密度不断加大,对维修效率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飞速进步,为行业创新带来无限可能……

在此背景下,创新成为航空维修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海航技术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开拓创新精神,在技术创新领域积极探索,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一系列突出成就。从创新管理体系搭建到创新工作室发展,从知识产权斩获到创新成果应用,海航技术用行动诠释新质生产力驱动发展内涵,为自身注入动力,也为行业树立创新典范。

创新管理体系:筑牢发展后盾

海航技术于2013年成立创新管理委员会,在公司党委引领下,贯彻“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方针,为创新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与方向指引。这一管理体系犹如精密导航系统,确保创新工作在正确轨道稳步前行。海航技术的创新项目及知识产权,目的在于高效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创新项目研发,致力于解决公司痛点问题,为客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在公司号召下,员工创新热情高涨。2025年,海航技术以成果转化为导向,孵化优秀创新点子,提高知识产权转化率,以高质量创新成果为方针。自2024年下发《海航技术创新工作激励方案》以来,采纳并激励的创新点子近650条,累计发放各类创新激励金额16万余元。

创新工作室:孕育智慧的摇篮

海航技术以“易从涛创新工作室”“刘永庆创新工作室”“邵恩东创新工作室”三大创新工作室为抓手,形成强大创新合力,全面推动公司创新工作。各工作室独具特色,在不同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易从涛劳模创新工作室由“全国劳模”易从涛同志领衔,始终秉持“安全生产、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的核心理念,构建“金字塔式”创新体系。

顶层对接民航局“智慧民航”方向要求,中层聚焦海航技术机型技术瓶颈,底层扎根一线维修痛点,使工作室成为行业技术革新的试验田。团队专家完成各项重要技术攻关及研发方向决策,将前沿科技运用到智慧民航场景中,取得丰硕成果。

面对传统机务维修“人盯人”的管理困境,易从涛创新工作室团队勇当数字化转型先锋,牵头研发的维修工卡电子化签署、电子飞行记录本(ELB)、维修运行控制数字化协作平台,通过三个平台联动,整体实现维修运行管控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大大提高维修工作效率和安全水平。工作室已取得发明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07项、作品登记证书1项,中国航空维修红冠奖获奖2项。未来将进一步孵化高新知识产权,以创新驱动工作效率与质量双提升,筑牢海航技术高质量发展根基。

刘永庆创新工作室由海航技术飞机健康管理研发专家、航空软件工程师刘永庆牵头,其自主设计的飞机健康管理系统获国家专利,从737NG起步已扩展至A32、A33、787、737MAX机型,近400多个监控模型,部分技术如发动机监控、空调引气在行业内领先。工作室设飞机健康管理研发、改装设计、维修大数据研究等五个小组,由不同领域技术专家开展攻关与合作,致力于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升机队维修和工程管理效率。各小组围绕技术痛点自主研发的ARINC767飞行数据译码分析、维修方案首检控制方法等技术获国家专利,合作研发的航空新材质地毯、国产化航空灯光产品等改装设计成果获客户认可并广泛应用,为海航集团机队提高维修品质、节约成本作出突出贡献。

2023年和2024年,邵恩东创新工作室分别被海南省农林水利交通建设工会和海南省总工会命名为职工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牵头人邵恩东现任海航技术附件维修事业部工程技术中心研发工程主管,他于2021年获评“海技工匠”,2023年荣获“方大劳模”称号,2025年被中国民航局授予“蓝天奖章”,同年被MRO china授予红冠奖之“技术尖兵奖”。邵恩东主要负责附件测试设备的设计、自制、引进等工作,以及新项目许可申请的管理工作,其技术与创新能力表现突出。创新工作室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形成一支13人的创新团队,主要承担附件创新项目管理工作,聚焦附件维修领域,在创新技能培训、产品开发、工艺研究、设备开发四个方向展开技术攻关,并致力于专项国产件设计研发。经过十余年技术沉淀,团队具备民用航空全自动化测试设备软硬件开发能力,成员精通编程、数据库、板卡设计、工装设备制作及工业设计软件,在深度维修工艺和故障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截至目前,创新团队成员累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5项、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4项,累计为公司节约开支超500万元,新增维修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

创新成果:闪耀行业的璀璨明珠

海航技术创新成果涵盖多个领域,知识产权方面成绩尤为突出。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68项、软件著作权51项、外观设计专利若干,各类知识产权证书总计246项。这些知识产权是公司创新实力的有力证明,也是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在技术创新方面,海航技术以创新工作室矩阵为抓手,先后成立易从涛劳模创新工作室、刘永庆创新工作室、邵恩东创新工作室三大核心平台,并同步辐射九大维修基地及培训管理部,构建起覆盖全业务链的创新网络,系统性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在智慧维修领域,通过联合一线技术专家团队,聚焦航空维修领域“卡脖子”难题,主导研发《飞机维修运行协作平台》,打造各业务层级一体化协作处置体系。系统投入使用后,运行效率显著提升,管理效能持续精进,成本管控逐步精细,实现维修运行管控的数字化、可视化和智能化。

在自主可控领域,主导研发《飞机实时监控与健康管理系统》,集实时故障监控、潜在故障预警、机队故障管理及预测等功能于一体,通过客户化编程实现远程监控和故障预测,让维修从故障后处置向故障前预测方向发展,大幅提高飞机运行安全裕度和旅客的出行准点率。

在推进数字化进程方面,海航技术持续推出电子飞行记录本系统、工卡电签系统、工具物联网系统等数字化维修解决方案,降低人工与物理成本,弥补信息隔离和交流不畅的弊端,提高各单位之间的协作效率与数据应用的时效性,有效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未来,海航技术将继续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以数字化、智慧化、国产化为研发方向,深入开展重大项目、五小创新等项目研发,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与水平。同时,继续发挥创新工作室引领作用,激发全体员工创新热情,让创新成为公司发展常态化动力。(来源:海航技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酒店推出“宠物陪睡”服务,每只... 近日,某酒店推出了令人瞩目的“宠物陪睡”服务,每只“陪睡犬”日薪高达 100 元。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
游客在景区草地挖坑埋垃圾,相关... 在某景区,游客竟在草地挖坑埋垃圾,这一行为严重破坏了景区的环境和生态。这种只顾自己方便、随意破坏公共...
穿透煤尘的AI之眼:揭秘郑州路... 当汽车雷达在雾霾天集体"失明",郑州高新区的一场路演却展示了如何让AI之眼穿透200mg/m³的煤尘...
力劝赖清德“8·23”止战,王... 赖清德“8·23”之际,本应摒弃“台独”幻想,止战促和,为两岸和平稳定贡献力量。然而,其却执迷不悟,...
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反转?这起... 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出现反转,原本被认定的受害者与施害者角色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这起悲剧的根源或许在...
海口琼山区举办生态科技人文行走... 中新网海南新闻7月31日电 7月30日,由琼山区教育局主办的“古琼台——家国情怀”生态科技人文行走活...
中国联通助力家电行业首个“AI... 在佛山顺德美芝工业园区内,美芝工厂正以每分钟超200台的速度生产着空调压缩机。作为暖通家电核心部件供...
中学被指花上百万修校门却不修宿... 某中学被指花费上百万修缮校门,而宿舍却迟迟未得到修缮。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县教育局回应称,大门陈...
传华为八月将发布四款新品:平板... 【CNMO科技消息】7月31日,数码博主“看山的叔叔”透露,今年8月,华为将发布四款新品,分别为华为...
半年融资超百亿元,资本疯抢人形... 量产和商业化落地仍面临挑战 撰文/ 李觐麟 编辑/ 李 季 排版/ Annalee 从蛇年春晚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