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Galaxy Z Fold7(下文简称Z Fold7)不支持S Pen了?!这应该是很多人对它发布后的第一反应。毕竟,S Pen曾是独属于三星折叠屏手机的一大卖点。乍一看这样的改变是非常冒险的,但在真正体验过这台手机后,我想说,这!太!值!了!
最直接的收益就是机身的轻薄化,放弃手写笔、删除识别笔尖的EMR检测层,让Z Fold7没有了包袱,相比前代Z Fold6在折叠状态上减薄了整整3.2mm,展开更是只有4.2mm。215g的体重,比三星Galaxy S25 Ultra还要轻3g。
左:三星Galaxy S25 Ultra;右:三星Galaxy Z Fold7
相信不用我多说,你也知道轻薄对于折叠屏手机的可用性有多重要。同样地,为了更实用,Z Fold7在内外屏设计上,也带来了该系列迄今为止最大的改变。
三星Galaxy Fold系列从诞生起就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那就是让“折叠”这件事尽量有意义。为了让折起来之后更好握持,其外屏一直保持着比直板机更窄的比例,这也让它展开后只有7.6英寸左右的内屏,在当下显得很小气。
而Z Fold7带来的足以称为自我颠覆的改变便是,让外屏回归正常的21:9长宽比,展开后的内屏尺寸也得以扩大到更符合主流的8英寸。
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外屏终于不再有此前App显示适配不佳的问题,再加上机身轻薄化之后,折叠态的握持和使用感,都跟用直板机无异。稍显不足的是,看惯了现在的极窄边框,再看Z Fold7外屏这个黑边,都能当停机坪了。
好在屏幕素质是三星手机最不需要担心的部分,尤其是这块8英寸内屏。大家都知道,折叠屏的内屏由于物理性质,看起来会像蒙了一层雾,不够通透。但Z Fold7在这点上表现好很多,屏幕无明显噪点,亮度均匀,色彩准确,观感干净通透。
内屏峰值亮度还进一步提升至2600尼特。更高的亮度意味着更好的观影效果,还有更强的阳光可视性。现在正逢夏季,户外的强光不会对屏幕正在显示的画面造成显著影响。可以说,Z Fold7的屏幕素质、观感、显示效果延续了三星一贯的高水准,这也是它在折叠屏上领先的部分。
所以,该不该砍掉S Pen,就见仁见智了。对我来说,没有非它不可的需求,考虑到手机有限空间内,很难对S Pen在功能或交互上有大的提升,目前这也算是顺应市场潮流的结果。如果是离不开这支笔的用户,则还有S Ultra可以选。
Z Fold7将使用好几代的内屏屏下摄像头换掉,回归传统挖孔,是另一个正确的决定。此前那颗400万像素的屏下摄像头,纱窗效果明显,使用上实在是有些鸡肋。现在从400万像素跃升至1000万,至少实现了从充数到可用的水平。
除了内屏摄像头外,其余配置也都有常规升级,处理器升级到骁龙8至尊版For Galaxy,后置主摄用上了与S25 Ultra规格相同的2亿像素HP9传感器。超广角与3倍长焦参数则与Z Fold6基本保持一致,以及一样的4400mAh电池,25W快充。
但我不得不吐槽一下,Z Fold7变薄之后摄像头更凸了。裸机摄像头朝下放在桌面上,机身甚至会来回摇晃……建议给外屏贴张膜,将手机倒扣着放吧。
如果说变薄之后还有什么不便的话,那就是折叠状态严丝合缝的闭合,反而使得展开时,特别是头几次使用,需要用不小的力度才能掰开内屏。有一说一,三星对铰链的调校还是比较出色的,多角度悬停也非常扎实,让折叠屏手机使用起来天然会放心很多。
当然,这次三星选择将最新的One UI 8系统与Z Fold7同时发布,也可以看作是该机的一大优势卖点。
对于One UI,有的人的印象还停留在不够本地化,或是臃肿、设置繁杂的阶段。但其实到One UI 8这儿,真该翻篇了。搭载One UI 8的Z Fold7是我使用过最丝滑的三星手机,再加上与三星对屏幕和高刷的同步调校,实力诠释了什么叫眼到手到。
One UI 8这次针对折叠屏带来了一些新功能,比如应用分屏时,可以将一个应用滑动到屏幕边缘,使其部分可见,并方便地在两个应用之间切换显示。在自定义方面,One UI 8的选择也是更多了,如果喜欢使用拖拽操作的话,现在还可以自定义侧边栏的高度、大小、宽度,等等。
整体使用下来,可以说Z Fold7的升级是跨越式的,但严格来看,它仅仅是追上了这两年国产折叠屏手机的步伐。它在一些方面仍然落后于国产折叠屏手机,最明显的自然就是电池、快充,以及相应的续航体验。
更不要说13999元的起步价,原价购买显然是不值的,但众所周知,三星手机的正确购买方式——等跳水,而且不需要太久。
更重要的是,三星这次看似有些冒险的改变,其实是给自己的折叠屏产品线换来了更大的机会。当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的时候,才是真正比拼实力的时候,这或许也意味着,不久的将来,我们真有希望看到折叠屏这一形态产品的更大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