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专挑‘抠搜人’?很多癌症是‘省’出来的,这 5 个省钱习惯最危险”。生活中,一些人因过度节俭而养成了不良习惯,殊不知这可能为癌症埋下隐患。比如长期食用变质食物,为省几块钱而不顾食品安全,易引发消化系统癌症;舍不得买新鲜蔬菜,长期食用腌制、熏制食品,增加患癌风险;过度节省医疗费用,错过早期筛查和治疗时机,导致病情恶化。这些省钱行为看似节约,实则可能让癌症趁虚而入,提醒大家在生活中要适度消费,关注健康,别让“抠搜”害了自己。
点亮星标
,不错过每一次推送
俗话说“麻绳专挑细处断”,而癌症也爱找“抠搜人”。特别是一些本不该节省的“节省”,看似节俭持家,却可能增加癌症风险。反而可能让自己陷入“省了一点小钱,却花大钱治病” 的恶性循环。
近日,“女子筷子5年不换胃里发现黄曲霉菌”的话题登上热搜。7月28日据河南广播电视台《大参考》节目报道,河南郑州一位60岁女士因为呕吐、腹泻前往医院就医,医生在她胃中检测发现黄曲霉菌。医生询问发现,这位女士平时生活十分节俭,一双筷子用了5年都没有更换,高度怀疑与此有关。要知道,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质,对于人体有明确的致癌作用。①
很多癌症是“省”出来的,
5个省钱习惯最危险
1. 破损的不粘锅舍不得换❌
你去看看家里的不粘锅、电饭煲的涂层是不是早已破损?日常生活中,破损的不粘锅舍不得换、继续用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父母那辈人认为锅还是好好的,仅仅涂层破损就丢了怪可惜的。
要知道,不粘锅之所以能“不粘”,是因为使用涂层“聚四氟乙烯”或“特氟龙”对锅表面凹凸不平的缝隙进行了填充,形成一道光滑的“薄膜”。这种不沾涂层是一种合成塑料,属于PFAS(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家族。虽然这种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但当其长时间使用老化或与坚硬物体发生摩擦时,会出现刮花、破损。
2023年,《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显示,当PFAS中的直链全氟辛烷磺酸盐(n-PFOS)的浓度每增加一倍,甲状腺癌的诊断率增加了56%,乳头状甲状腺瘤的诊断率也随之增加了56%。②
研究截图
此外,在特氟龙的生产过程中,一些不良厂商会使用一种叫作PFOA(全氟辛酸铵)的加工助剂,它和甲状腺疾病、高胆固醇、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都可能存在联系,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
而且,当不粘锅涂层大面积脱落时,翻炒食物也容易粘锅焦糊,容易产生更多有害物质,如多环芳烃类物质等,也会增加致癌的风险。
✅建议:如果家里不粘锅、电饭煲的涂层出现明显破损后,就不建议继续使用了,这个钱不要省!
AI生成图
2. 剩菜剩饭总舍不得丢掉❌
很多人日常非常节约,吃不了的饭菜,经常就放在冰箱里面,第二天、第三天还在继续吃。偶尔吃一顿没关系,但如果长期吃剩饭剩菜,就可能会出问题了。
2024年据富阳日报报道,浙江杭州的一对夫妻双双确诊胃癌。经查原来是章先生(化名)和妻子孙女士(化名)平时在饮食上都不太注意。平时夫妻俩比较节俭,一餐吃不完,就把剩菜放进冰箱,第二餐继续吃,有时还和新鲜的菜混在一起炒着吃,常常是一个菜吃三天。接诊的医生表示,腌菜和隔夜饭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较高,过量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在口腔、胃内和肠道中与蛋白质的分解产物胺结合为亚硝胺,亚硝胺为Ⅰ级致癌物,会引起食道癌、胃癌、肠癌等风险。③
202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讲授国家老年大学“开学第一课”时提到,“老人家常常在家里头勤俭节约,(如果)很多剩饭剩菜不太干净或者不新鲜的话,不要坚持把它吃完,里头含有很多(亚)硝酸盐,(由于)所谓的节约,(导致)得了胃癌。”
✅建议:大家平时做饭时,尽量预估好分量,“吃多少,做多少”。这样既能保证吃到新鲜热乎的饭菜,口感最佳,也能有效避免剩饭剩菜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