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海仙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仙工智能”)联合创始人叶杨笙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仙工智能通过技术创新,正在推动工业机器人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迈进。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邓贞)7月27日,上海仙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仙工智能”)联合创始人叶杨笙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仙工智能通过技术创新,正在推动工业机器人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迈进。
叶杨笙介绍本次公司带来的展品——机器狗时表示,该机器狗本体并不是公司自己生产制造研发的,是公司找的合作伙伴。“我们提供核心的控制器,把我们擅长的导航和规划以及建图算法与合作伙伴的底层机器狗运动控制融合在一起,共同打造了一款可以自主运行、自主导航的机器狗。这款机器狗能够扔掉遥控器,在环境中自主构建地图,就像家里的扫地机一样,能够自主完成任务。”
叶杨笙表示,仙工智能计划将机器狗应用于工厂内的巡检和简单物料配送工作,使其与公司现有的自动叉车和搬运机器人深度协同配合。据介绍,仙工智能此前专注于自动叉车和搬运机器人,机器狗的加入将进一步完善其机器人机队,提升工厂作业的自动化水平。
在谈到公司第二件展品人形机器人时,叶杨笙表示,这是仙工智能新推出的一款完全自主研发的产品,从软件到硬件到控制器部分都由公司独立完成。人形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景是解决工厂中箱子的搬运问题。“我们之前无论是底盘式搬运机器人还是叉车式搬运机器人,都只能搬运整个托盘或料架,而箱子的搬运仍需人工完成。希望通过人形机器人解决这一环节的无人化和自动化问题。仙工智能计划逐步深化人形机器人的功能,从箱子搬运开始,逐步扩展到更复杂的灵巧操作和智能模型升级。”叶杨笙说。
叶杨笙提到了AI技术在机器人指令交互中的应用。他表示,公司希望通过AI大语言模型的能力,让机器人能够理解自然语言指令,从而实现更高效的任务分配和交互。例如,用户通过语音指令让机器人完成一系列任务,这种交互方式类似于给工厂里的叉车工下达指令,用户只需早上下达一次指令,机器人就可以独立完成一天的工作。
叶杨笙表示,仙工智能专注于为合作伙伴提供完整的机器人解决方案,而不是自己生产机器人本体。公司通过控制器和算法,为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智能交互功能。
展望未来,叶杨笙透露,仙工智能计划将具身智能技术应用于所有产品中,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和易用性。“我们希望通过具身智能技术,让机器人能够更方便地与人交互,降低使用难度和实施成本,从而扩大市场规模,吸引更多客户将我们的产品应用于工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