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信信息报
(记者 叶菁)7月26日,上海世博中心人头攒动,全球瞩目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在此拉开帷幕。中国电信以“星辰智惠 共治共享”为主题,展现全场景、全链条、全对象“智能算网能力”,为观众呈现一套融合算网一体、AI安全、模型服务、行业智能体、终端智能体的运营商级“AI全席”。
这场科技盛宴中,中国电信展台以“算网一体”为筋骨,以“AI 安全”为铠甲,以“行业智能体”为血脉,将算力底座的刚性支撑与云底座的柔性服务深度融合。从千亿参数星辰大模型的行业赋能,到量子通信与低空经济的场景创新,中国电信正通过算力与云的协同进化,重塑AI时代的数字基础设施范式。
从“规模积累”到“智能调度”,打造智能时代数字底座
5G时代,“云网智算”加速融合,AI的蓬勃发展,对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WAIC 2025大会,中国电信展现了在AI智算基础设施及平台方面的实践成果。
图为中国电信工作人员介绍具身智能机器人
在WAIC 2025展台入口,动态演示的“息壤”智算平台揭示了中国电信算力基建的核心逻辑——通过“Network for AI”与“AI for Network”的双向赋能,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分布式智算网络。
在算网协同上,中国电信进一步强化云智一体能力,建设“中心集群+边缘DC”一体化的AIDC,实现通算、智算、超算及量子计算融合发展。天翼云规划并建成覆盖全国的“2+3+7+X”集中训练、分布推理、云智一体的智能算力布局,打造云边端一体、入算/算间/算内协同的智算网络体系,推动算网深度协同。
在算网调度上,中国电信打造了天翼云“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具备强大的算网调度能力、高效的计算加速能力、一站式模型训推能力,并实现规模商用。“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致力于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让算力调用像水电般便捷。通过Triless架构实现资源、框架、工具“三重无感知”, 企业无需操心算力资源获取、训推框架选择及复杂开发工具学习即可轻松落地AI应用。
在生态整合方面,中国电信创新提出“算网大脑”概念,通过AI算法优化算力调度路径。“算网大脑”的核心在于“AI调度AI”。例如,在工业场景中,“算网大脑”可根据生产线实时数据需求,动态分配边缘节点算力(如质检图像识别)与中心集群算力(如工艺优化模拟),使某电子厂商的产品良率提升3.2%,能耗降低15%。此外,天翼云与华为、寒武纪等企业合作,实现昇腾、思元等国产芯片的深度适配,并建成国内首个支持DeepSeek全栈国产化推理的运营商平台,推动算力产业链自主可控。
从硬件筑基到智能调度,从生态整合到自主可控,中国电信的算力底座建设已超越简单的规模竞赛,进入“质量+效率+安全”的综合比拼阶段。这为AI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技术输出”到“场景赋能”,打造AI普惠化的“操作系统”
中国电信以“算网一体”战略为核心,通过“硬件筑基-协同调度-平台化服务”的三层架构,打造了支撑AI大模型训练与行业应用的超级算力基础设施,实现了从“算力可用”到“算力好用”的关键跨越。这种从“国家云”到“城市云”的下沉,标志着中国电信云底座进入精细化运营新阶段。
城市级云底座的神经中枢。中国电信在上海打造的一套覆盖全城、智联千业、面向未来的城市级智能底座——“智云上海”,通用人工智能与产业数据深度融合,使得算力像水、电一样精准流动,AI能力以“原子化”的方式嵌入千行百业,为家庭、企业、政府提供普惠的AI2H产品及公共算力服务。
行业云的垂直深耕。面向新型工业化,AI时代下,中国电信持续推进5G行业应用融智升级,创新发布NICES Pro+产品体系,升级5G+AI的三类十大行业融合场景解决方案,积极面向制造、矿山、电力、化工、港口、低空等累计发展行业应用项目4.5万个,规模化融入千行百业。中国电信推动5G能力深度融入行业设备,加大翼云采和翼云控推广力度,有效推动5G从生产辅助环节深入到产线自动化等生产核心环节,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面向5G-A,中国电信持续深耕上下行超宽带、全场景物联等核心技术,把5G-A拓展到全国300多个城市地区,满足高清直播、AI质检等场景需求,为智慧交通、高阶智驾提供网络支撑。
从国家云支撑自主创新,到城市云赋能精细治理,再到行业云驱动产业升级,中国电信的云底座建设已形成“宏观-中观-微观”的立体赋能体系,使AI技术真正成为千行百业的“转型升级利器”。
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免疫",筑牢AI发展安全屏障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AI时代,网络信息安全面临全新挑战。中国电信创新构建“以模护模”安全体系,通过“技术防护-场景落地-标准引领”三层能力,为AI应用保驾护航。
技术防护,打造“四位一体”大模型安全中枢。中国电信打造“预警-测评-防护-运营”四位一体安全中枢,实现AI全生命周期防护。在预警环节,见微安全大模型通过分析日志数据,可提前72小时预测网络攻击路径。在测评环节,大模型安全扫描系统支持中文提示词注入攻击检测,准确率达98.5%,在国家技术测评中性能排名第一。
场景落地,低空安全与工业防护的创新实践。在低空经济领域,中国电信云猎无人机反制系统融合AI图像识别与射频干扰技术,可在3公里内识别无人机型号、飞行轨迹,并通过定向干扰迫使其返航。WAIC现场演示中,该系统成功“击落”模拟“黑飞”的无人机,响应时间仅2.3秒。在工业场景中,星辰工业安全大模型实时监控生产线数据,某汽车焊装车间应用后,焊接缺陷识别率从85%提升至99.3%,减少质量损失超千万元。
标准引领,推动AI安全治理体系化。中国电信在WAIC 2025宣布 “四大合作举措”,标志着其从技术输出者向生态组织者的转型——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发布工业+ AI计算平台,吸引多家央企共建AI标杆;成立AI投资联盟,重点布局大模型与低空经济;发起“息壤杯”高校大赛,推动产学研协同突破前沿技术。在上海,中国电信与复旦大学共建的“行业数据智能标注联合实验室”,支撑自动驾驶、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模型训练。
从WAIC 2025的展示成果来看,中国电信已从传统通信运营商蜕变为“AI基础设施提供商+行业赋能者+安全守护者”。通过算力底座的规模化建设、云底座的场景化渗透、安全体系的全链条防护,中国电信正以“算网一体”能力支撑AI技术从“单点突破”向“系统创新”跨越,从“少数企业独享”向“千行百业普惠”延伸。未来,中国电信将进一步释放“网+云+AI”融合价值,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助力中国在全球AI竞争中占据战略制高点。
图片来源:林碧涓/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