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在成渝双城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石钟镇正积极拥抱科技变革,将无人机技术、智慧农业等现代元素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实践,书写着“科技+农业”融合发展的新篇章。其中,胜锋村无人机培训基地的蓬勃发展、前锋村无人机培训基地的蓝图规划,以及近年来在科技兴农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成为当地产业升级、富民增收的生动注脚。
位于石钟镇胜锋村的慧明捷无人机培训基地,已成为当地科技兴农的一张闪亮名片。该基地由原胜锋村人、专业自组网无人机行业领军企业董事长刘世明返乡投资建设。基地于2023年从东莞迁至胜锋村,持有国家民航部门颁发的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合格证,标志着其培训资质的权威性。基地配备了10余人的资深教官团队和数十套无人机训练教具。其课程体系以中国CAAC多旋翼多项培训课程为核心,教学实力雄厚。自2016年成立以来,该基地已在全国累计培训数千名飞行学员。
迁至简阳新基地后,短短时间内已累计培训学员三百余人,取证通过率高达99%,充分展现了基地过硬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这不仅为无人机行业输送了专业人才,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掌握新技能、拓宽就业渠道的机会。
依托胜锋村基地的成功经验和石钟镇在智慧农业方面的初步探索,石钟镇正积极谋划在前锋村建设一个规模更大、功能更全的无人机培训基地,旨在构建“智慧农业+空域实训+消费拓展”的完整产业链条。
该基地拟选址于前锋村7社闲置村小及8社集体建设用地,总占地约10亩,规划建设宿舍食堂(改造现有村小)、无人机训练场和共享培训中心三大主体部分。该基地预计今年10月开工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2139.02万元,将通过盘活闲置村小2700平方米,建设可容纳200人的现代化智慧食堂和42个床位的标准化宿舍;同时新建1000平方米的共享培训中心,配备多功能理论教室、飞行模拟舱和指挥调度中心。其运营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一基地三收益”模型(场地共享+设备复用+课程联动),重点瞄准无人机应急培训和考点服务两大市场。
基地建成后,预计将成为全市首个无人机驾照标准化考点,并有望打造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无人机培训基地之一(年培训容量400人)。项目将盘活闲置资产,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0万元(固定收益+分红),并新增就业岗位30个,带动农户月增收4000元,年培训农业无人机飞手20名。
石钟镇正以无人机产业为突破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积极探索一条科技赋能农业、产业带动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努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低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
记者 | 唐艺月
部分来源 | 石钟镇
编辑 | 罗玉蓉
责编 | 胡禹
审核 | 夏渝喜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